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1章 首议立储,王珪失分(求追读,月票(第 2/4 页)

    他稍微抬头,看了一眼都堂前的匾额。

    当今天子亲笔所题的‘文昌府’,映入眼帘。

    同时也看到了,这大宋都堂的外墙上,以胡粉、香粉并香料涂成的白色外墙。

    这就是尚书省粉省的由来。

    从官署正门直入,迎面就能看到一面,刻着怪树奇石的壁照,壁照画风淡墨轻岚,虽画的是怪树与奇石,偏生却能让感觉山水气息扑面而来,诗韵与墨香,藏于笔锋。

    王珪每次看到这都堂前的壁照,都会心旷神怡,忍不住在此停驻少许,欣赏片刻。

    不愧是连辽人都要求画的国手郭熙之作!

    不过,今日的王珪完全没有那个赏画的心情,他直接步入了都堂的令厅。

    这里也是他日常办公之地,更是三省两府集议之所。

    王珪走进去时,令厅之中,三省两府的宰臣,都已经各自坐着,在窃窃私语的议论着什么。

    “左揆至堂矣!”伴随着令厅中的一个老吏的严肃呼喝。

    所有人都停下了各自的事情,纷纷起身,对着走进来的王珪拱手而拜,纷纷尊称:“左揆!”

    只有一个不合时宜的称呼,在王珪耳畔响起:“左揆,今日可来得稍晚了些!”

    王珪抬头,看到了,坐在令厅右侧的位子上,微微起身,向他拱手拜了拜的右相蔡确,同时也是他在这个朝堂上,最讨厌、最嫉恨的人——没有之一!

    甚至,对王珪来说,他前些时日,之所以利令智昏,居然蠢到去问高遵裕那种事情,也都是拜这位右相所赐!

    原因?

    不仅仅是元丰五年改制,蔡确诓他说什么‘官家新制,当以尚书令待公’哄的王珪高高兴兴的去官家面前提议,让尚书左仆射兼领门下省诸事,而让尚书右仆射,兼领中书省诸事。

    而按照之前,君臣商量好的新官制。

    三省各司其职,其中,中书省掌进拟庶务,宣奉命令,及中外无法式事,门下省则掌受天下成事,凡中书、枢密院所被旨、尚书省所上有法式事,皆奏覆审驳,至于尚书省?则掌行天子之命令,受付中外之事,并对接中书、枢密院。

    换而言之,元丰新制,三省之中,中书省权力最大,因为他掌握的是‘无法式事’,且有至天子御前取旨、请旨的权责,门下省则沦为了一个审核批驳制衡的机构,虽然也有取旨、请旨的权责,但那针对的是‘有法式事’,既然是有法式事,为什么还要请旨?取旨?

    至于尚书省?

    则掌管具体实施、落实。

    本来,王珪的想法很美丽。

    自己为尚书令,自然权力集中在自己身上。

    什么尚书左仆射、右仆射,都是他的工具人。

    他的想法,也不能说有错,因为过去,大宋是三相制:首相(昭文相)、次相(集贤相)、末相(监修国史)。

    如今,尚书令加尚书左右仆射,也刚好是三个相位嘛。

    哪知道,蔡确回头面见官家,刺出绝命一剑。

    “尚书令权重,不可授以臣下!”

    好了!

    煮熟的鸭子飞掉了!

    不仅仅飞掉了,王珪还主动跳进了大坑。

    他这个左相,这个尚书左仆射,这些年来,为什么被人称为‘三旨相公’?

    始作俑者,不就是坐在那里的蔡确蔡持正?

    这也就罢了!

    对王珪而言,他最不能接受的是去年发生的一个事情。

    去年,官家招延安郡王侍燕,群臣道贺。

    王珪本以为,官家既然有意立储,那么他自然要托孤。

    托孤大臣,除了他这个左相之外,还能有谁?

    可王珪在家里,左等右等,也没有等到官家招他入宫,面授托孤顾命之重任!

    不止如此,王珪很快听到了一个让他深感不安的消息。

    一个从中书侍郎张璪那里听来的消息。

    原来早在元丰六年秋,蔡确与张璪入崇政殿奏事时,官家就已经对蔡确做了托孤顾命。

    官家绕开左相,去找右相托孤顾命。

    这是何等的不信任?

    也是对他王珪的侮辱!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江湖三女侠 沉溺 晋末长剑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1717新美洲帝国 折尽春风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世子妃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