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99章 各有稻粱谋(第 1/4 页)

    第299章 各有稻粱谋

    都堂的熟状省札送到宫中的时候,赵煦正陪着两宫,从庆寿宫视察回来。

    庆寿宫的工程,已经基本完成。

    太皇太后,大抵可以赶在新年前搬进去。

    而向太后这边,也会旋即开始保慈宫的修葺。

    两宫看完了都堂熟状,向太后想了想,就微笑着道:“娘娘,开封府的事情,本就该是六哥家事,不如以后和开封府有关的事情,就让六哥处置吧?”

    太皇太后自然知晓,向太后的意思——这几天,她们私下也商议过了。

    开封府,自太祖之后,就是储君成年后的理政之地和学习之地。

    太宗、真庙,都曾是开封尹,以为亲民官,亲自处置开封内外之事,积累经验,也积累班底。

    然而,真庙之后,就再也没有成年的储君了——仁庙即位前才十三岁,根本无力处置政务,英庙和先帝,则都是在即位前,才匆忙正位储君。

    如今的情况,与仁庙类似,都是天子幼冲,但又有不同。

    如今的官家,已经通过即位这大半年的表现,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尊重和信任。

    已经没有人怀疑,这个年幼的天子的政务水平。

    所以,将开封府有关的事情,完全交给他处置,对于两宫来说,都是好事!

    一是可以向朝野上下表明:天子成年,既行归政的态度。

    免得有些人在下面嚼舌头根,甚至怀疑、揣测,乃至于将来有人以此来离间天家骨肉!

    二则是将开封府交给他,可以让他慢慢熟悉国政,也慢慢的积累一批信任的官员、班底,如此将来亲政后,可以第一时间使用他信任的大臣。

    不至于要像英庙、先帝那样,从头开始。

    以至于,有大臣敢在君前直言:伊、霍之事,臣能为之!

    三则是,哪怕出了什么差错,危害也只在开封府,可以及时修正。

    这些道理向太后早已经和太皇太后暗示过。

    而太皇太后身边的人,特别是高家的命妇们,也在她面前说过些只言片语。

    所以,太皇太后只是笑了笑,就道:“太后所言,甚合老身之意!“

    便看向赵煦,道:“往后便让开封府,一切大小事物,皆先禀官家,让官家拿主意,官家拿不定的主意,再来和老身、太后商议……官家觉得可以吗?”

    赵煦立刻起身,拜谢道:“孙臣恭遵太母、母后慈旨!”

    两宫都笑了起来。

    向太后是欣慰的笑,而太皇太后的笑声中,多少有些苦涩。

    她是知道的,心里面也明白的。

    随着这个孙子越来越大,表现的也越来越成熟。

    朝野上下的人心,已经陆续归附了。

    前些时日,官家圣节,皇城司的亲事官、亲从官们,纷纷上贺。

    殿帅燕达、马步军副指挥使苗授、侍卫亲军的指挥们,也纷纷上贺表。

    就连远在延州的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刘昌祚、泾原路的兵马都总管姚兕、熙河路的兵马都监王文郁等,也都陆续上表称贺。

    这意味着,天子羽翼已丰!

    军心归附!

    至于士大夫们?

    太皇太后知道,即使是那些在野的士人,早就在传颂官家的贤能、聪俊与仁孝了。

    唯一让这位太皇太后感到欣慰的是——这个孙子真的是孝顺。

    好多事情,哪怕是她不问,对方也会主动汇报、请示,问过了她和太后后,才会真的下诏。

    这种细节方面的处理,真的让她感觉很舒服,也感到了被尊重。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宫墙柳 沉溺 北齐怪谈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斗破:签到三年,从俘获女神开始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晋末长剑 机战之无限边境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万历明君 冠军请留步 希腊神话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穿越兽世当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