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兴龙节(1)(第 1/4 页)
第955章 兴龙节(1)
元祐二年十二月丙戌(初八),兴龙节。
当赵煦睁开眼睛的时候,向太后与太皇太后还有皇太妃朱氏都已坐在了榻前,微笑的看着醒来的赵煦。
“今日是官家圣寿,普天同庆,万民同欢……”太皇太后首先说道。
坐在其右侧的向太后跟着道:“六哥,从今往后当可为尧舜矣!”
和个小媳妇一样,局促的坐在向太后身边的朱氏,犹豫了一下,才弱弱的贺喜:“官家圣寿,姐姐高兴的很,特地给官家做了碗蜜浮酥捺花……”
说着,侍奉在其身边的国婆婆,便躬身上前,将一盏盛在定窑盏中的甜品,供奉于赵煦面前。
赵煦见着,接过那盏甜品,打开盖子,嗅了一下,笑道:“多谢姐姐、母后、太母!”
这个时候,早在殿外候着的文熏娘、孟卿卿、狄蔷三女领着十多名侍奉赵煦起居的女官、宫女们,童贯领着十几个福宁殿内侍奉的内臣,齐齐于殿外伏拜上寿:“兴龙节令,臣等不胜大庆,谨上千万岁寿!”
赵煦坐起来,道:“与卿等同庆!”
就这样,赵煦开始了他理论上十三周岁的人生。
……
皇城中的赵官家醒来之时。
都亭驿内,两天前抵京的辽国皇太孙贺大宋皇兄兴龙节正使耶律拱辰在给他安排的官廨院子里,拿着一份买来的汴京新报,认真的看着。
作为辽主耶律洪基给太孙耶律延禧选定的辅佐大将,未来耶律延禧的宫帐亲军统帅。
耶律拱辰今年三十四岁,生的俊秀、儒雅,看着也是和和气气,没有什么侵略性。
只有少数熟悉他的人才知道。
这位大辽的世选奚王、宁昌军节度使,实际是一个善于隐忍、心思缜密的人。
他就像松林中潜伏的豹子。
也如草丛中蛰伏的大蛇。
只要抓到机会,立刻就会跃将出来,狠狠的撕咬住猎物,咬住就不会松口。
辽主耶律洪基也是看中这一点,才决定将他放到耶律延禧身边,并作为耶律延禧未来的宫帐亲军统帅培养。
“节度还在看南朝小报?”耶律拱辰正看着手里的小报入迷,耳畔传来他的副手赵孝俨的声音。
耶律拱辰没有抬头,只是嗯了一声。
赵孝俨和耶律拱辰很熟悉,所以知道他的脾气,没有多说什么,径直走到耶律拱辰身边随意的坐下来,道:“方才这南朝的馆伴使刑恕来了……”
耶律拱辰这才放下手里的小报,看向赵孝俨,脑海中闪过了,那位南朝馆伴使的模样,问道:“可是来知会,今日上寿礼仪的?”
“然也!”赵孝俨点头:“那位刑学士言,南朝都堂已排班次,我等将于今日下午,随南朝礼部官员,登紫宸殿为南朝皇帝上寿!”
耶律拱辰点头:“知道了!”
说着他就站起身来,打算去为了今日下午的陛见做好准备。
外交无小事!
尤其是他所代表的是大辽皇太孙、梁王、朝鲜国王耶律延禧向大宋皇兄致贺、献礼。
这是大辽天子,第一次允许皇太孙殿下,以自己的名义,对这宋国官家致贺。
是属于他的主君,在两国朝聘往来中的第一次正式公开亮相。
别说礼数上有瑕疵了,就是陛见时,稍有失误,损伤的都是他的主君的威严与声望。
主辱臣死。
届时他除了自杀之外,恐怕没有其他办法,能够向太孙殿下谢罪的。
但,耶律拱辰走到一半,复又走回来,拿起那张放在了桌子上的小报。
赵孝俨见着,很是好奇,问道:“节度很关心这些小报?”
自入这南朝境内以来,耶律拱辰就在想尽办法的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南朝京城刊发的这名曰【汴京新报】的小报。
无论是近期的,还是往年的。
只要能被找到的汴京新报,耶律拱辰都会认真阅读。
自入这汴京,就更加痴迷了。
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拿来阅读小报。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