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24章 红袖添双香,温酒论南北【求月票!】(第 3/4 页)

    “不过,她们都传承有初代越处子的神话灵性,某种意义上,确实是元君长明不死了,也算是一种寿命、使命延续的特殊之法。”

    谢令姜如数家珍。

    都是一些山上练气士间广泛流传的事情。

    “原来如此……欧阳良翰,你这是在翻…北魏拓跋皇室的史料?”

    离裹儿突然开口,转过头……也与谢令姜一样,关注了某人。

    她应该是“余光”瞄到了欧阳戎手中书卷上的一些字眼,开门见山问。

    欧阳戎掩住手中一卷野史,轻声道:

    “本州长史元怀民,就是北魏拓跋氏的后裔,后面改姓的元氏。”

    “还有这种渊源。”离裹儿挑眉,脸色颇感兴趣。

    她脆声道:

    “说起来,北魏拓跋氏就汉化的蛮彻底,另外,巧了,当时北边是北魏,南边是南朝宋,皆是新立,为了稳固统治,都很崇佛。

    “不过,或许是佛门太过鼎盛,与国争利,也或许是个人喜恶,北魏第三任皇帝魏太武帝,进行过一次废佛之举……最后将整个北境清洗的只剩下三百二十座佛寺。

    “这次灭佛,据说是北魏太武帝在一位崔姓读书人的极力建议下推行的,此人出身清河崔氏,五姓七望之一,书上说他学究天人,博学稽古,是魏太武帝身边的顶级谋士……这件事在史书上很出名,明确记载,魏太武帝亲自下令,只许剩下三百二十座佛寺……而当时北方风气崇佛,寺庙上千不止。

    “不过北魏太武帝戎马生涯,又接连平定了南朝宋的元嘉北伐,威望极高,废佛之事情发生在元嘉北伐之后,北朝无人敢违逆……但后来的接任者,又改弦更张了。”

    欧阳戎听了会儿,掩卷问道:

    “谢氏族史提了南北朝鼎争这个字眼,具体何意?”

    谢令姜回答:“当时天下练气士认为,之所以神州陆沉,失了汉家天下,就是因为汉室当年遗失了两口鼎剑,无法再镇压神州气运。

    “南北朝期间,不时有传言说,谁拿到鼎剑,谁就拥有了统一南北的势与大气运……不管是自称正塑、士族当政的南朝,还是胡汉混居、民风刚勇的北朝,都在寻找鼎剑。

    “后面那位随疯帝,之所以大肆铸造鼎剑,也是这个缘故,贪得无厌,已然魔怔了,觉得大随统一南北,就应当集齐所有鼎剑……”

    离裹儿嘴角浮现一抹讥讽之色:

    “可讽刺的是,我离乾太宗马上取得天下,可没用到什么鼎剑,【文皇帝】也是从大随降人手中缴获,甚至不费一兵一卒,太宗还特意当众封存【文皇帝】,后面直至平定天下,都没用上它。

    “算是树立了楷模典范,还说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鼎更轻’之言……再到后来立国,太宗更是留下祖宗之法,不允许离氏子孙寻鼎铸剑。”

    说到这里,离裹儿像是想起什么,与欧阳戎、谢令姜对视了一眼,她轻叹:

    “好吧,阿父上次吃饭说的没错,离氏的祖宗之法,管不了卫氏。”

    欧阳戎沉吟片刻,再问:

    “南北朝,共出现了几口鼎剑?”

    谢令姜轻声说:“我谢氏族史上记载过的,只有两口,一口【赤帝】,在北朝那边,短暂出现过,后又不见踪迹……

    “一口【寒士】,明确无误记载,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寄奴所铸,根据族史透露,这口鼎剑的剑胚,其实东晋时就有了,是北方几个高门士族衣冠南渡时秘密带来的……只是刚开始的东晋,一直没国力铸造,直至刘寄奴出世,建立南朝宋,统合江南物力,才勉强铸成。”

    离裹儿挑眉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1717新美洲帝国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清要完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北宋穿越指南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