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95章 携剑出行(第 3/4 页)

    其它庶子,性格强势刚烈的她都不太待见,当然,也丝毫威胁不了她家大郎的继承权……

    此次,那位陛下另辟蹊径,把以往一向低调读书、没有存在感的离大郎,封为江州别驾,就是隐隐推了浔阳王府一把,在朝野上下眼里,浔阳王一脉又前进了一步。

    欧阳戎转过头,看了眼表情有些紧张的离扶苏,轻拍他肩膀。

    离扶苏深呼吸一口气,朝他重重点头。

    在韦眉等女眷的收拾下,欧阳戎、离扶苏准备妥当,起身出门。

    谢令姜站起身,将寸步不离的一只琴盒抱起,跟上。

    她也去。

    韦眉、离裹儿母女瞧了眼琴盒,与脸色泰然准备出远门的弱冠长史。

    默契收回目光。

    王府门口的大街上,秋风萧瑟。

    有些愁眉的王妃、抱猫的梅花妆小公主,一齐目送欧阳戎等人背影离去……

    在江州刺史王冷然因为某些原因,低调不出的情况下。

    作为江州长史与江州别驾的欧阳戎、离扶苏,一起出城,巡查诸县,同时领江南道安抚大使、浔阳王离闲之命,安抚新回归的诸县官民。

    一路上,他们一行人受到了当地官员、士绅们的热烈欢迎。

    得益于此前两次都“投降”得快,主打一个灵活,江州下辖诸县的百姓,并没有受到太多匡复军兵乱的战火波及,秋收也没有影响。

    对于乡野插秧割麦的百姓而言,江州王师与洪州匡复军的拉扯局势,大都与他们无关,

    所谓匡复离乾的大义也离他们很远。

    反而是离乾皇族数任帝王与卫氏女帝上演的至今仍在连载的家庭伦理大剧,让大家伙吃瓜多年,更加津津乐道些。

    毕竟比起什么法统大义,这种鸡飞狗跳的狗血家事,更能让识字率不足半成的父老乡亲们理解,乃至同情。

    但这些,又不如他们眼前如何安度秋冬的问题,来得要紧。

    所以,对于太平多年的江南诸州百姓而言,只要不是摊派苛税、强征兵役临头,

    那么这些匡复之争似乎都离他们生活很远,至多是北方某某道边军又一次扩疆战事大胜全胜的消息传回,才稍微鼓舞人心,激起骨子里的汉儿自豪。

    其实这也得益于大乾、大周卫府兵的制度,

    这些战事都是由一大批良家子构成的职业军人专门负责,也就是一座座折冲府的府兵。

    这使大多数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也因为军功升迁的通道依旧还存在,所以面对扩疆战事,不少府兵都是闻战则喜。

    毕竟另一条科举读书的路,才新开辟,以往乾、周之前几百年都是门阀世家垄断,难度系数依旧太高,不是所有人都像欧阳良翰那样书香门第,可以安心读书,争夺每年放榜的那几十个名额,

    在民间,大多数人连寒门庶族都算不上,底层的有志儿郎大多只能走军功这条路子,

    或是像燕六郎没遇到欧阳戎之前一样,投了个还行的好胎,能有个当小官小吏的爹,可以子承父业,不情不愿的走个铁饭碗的吏途。

    然而,这个只要劳动就能大概率吃口饭的太平年代,已经比南北朝百年战乱、胡汉洗牌融合时的朝不保夕十室九空,好上太多太多了。

    扩疆大胜,万国来朝,开辟贸路,至少也能减少点内卷,让十道百姓分到点蛋糕。

    值得奖励一个史书上空白页处寥寥几笔盛世的名额。

    这才是大周朝当下大多数底层百姓的现状,在温饱线上徘徊,使劲往前划。

    而能纯粹代表并捍卫他们利益的人很少很少。

    虽然朝堂上,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在“为民请命”,甚至以此痛斥帝王。

    欧阳戎这次带离大郎出行,巡查地方,除了让他这位浔阳王世子亮相、和另一个原因外,最主要的就是让闷头读书、不缺衣食的大郎看看这些真相现状。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江湖三女侠 沉溺 万历明君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折尽春风 秘密部队之龙焱 北齐怪谈 希腊神话 风声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明末:帝国崛起 小老板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