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89章 告龙城父老乡亲书(第 1/4 页)

    第189章 告龙城父老乡亲书

    距离那日傍晚雨停间隙的火烧云美景。

    已过一天两夜。

    期间,蝴蝶溪上下游降雨不断。

    雨亦下了一天两夜。

    上游云梦泽与狄公闸周遭,是黑云压城的磅礴大雨。

    下游的龙城县城附近,是阴云不断的绵绵细雨。

    而对于此刻清晨时分县城通往大孤山的笔直官道上,正拖家带口、埋头匆赶的众多龙城百姓们而言。

    前者,上游的大雨,宛若一柄锋芒逼人的利剑,悬在头顶,随时可能伴随着一声水闸冲塌的巨响,人头落地。

    后者,头顶的霏雨,则宛如一把软刀子般,细细削磨着本就已是惊弓之鸟的疲倦众人的脆弱意志。

    天空霏霏细雨,从高处往下看去,蜿蜒曲折的官道上是一片黑压压的攒动人头。

    他们宛若一条黑色水流般缓慢而压抑的,从起点的龙城县城流淌向远处终点的大孤山脚。

    车轮吱吱呀呀到不堪重负的马车。

    乱七八糟摆放、碰撞作响的箱柜。

    被随意丢落路道两旁的锅碗瓢盆。

    还有,以每家每户或乡人街坊为单位,相互搀扶抱团闷头前进的龙城县百姓们。

    背景是阴灰色的天空雨幕,泥泞潮湿的道路,还有官道两侧漆黑如墨的树林。

    “呜哇——!”

    官道上被组织迁往大孤山避难的人群中,不时响起一阵婴孩的啼哭,旋即似是被抹泪妇人们拥抱进怀里,清脆婴啼转为沉闷,好一会儿才被安抚下来。

    可人群中偶尔出现的三两情绪崩溃的大人,却是不像婴儿那样有母亲安慰,只能给这条官道上的气氛徒增凝重。

    乌压压的迁徙避难人流,正默默上演着一幕幕人生百态。

    而之所以如此沉闷压抑的队伍不至于崩溃四散,落荒四逃。

    仅仅只是气氛凝重,迷茫无措的前进。

    盖因官道人流旁,不时奔腾而过的那一匹匹快骑,还有捕快们喊到嗓子沙哑的统一口号:

    “告龙城父老乡亲书……今逢大雨,为防水灾,设立大孤山避难营,粮褥齐备……兹定于今日酉时前,全体官民如数抵达……龙城县令呈。”

    从昨夜起,燕六郎安排捕班人手,一路骑着快马沿着官道,将某位年轻县令匆匆手书的这份言简意赅的告知书,从最远处的县城郊外一路喊到大孤山脚下。

    捕快们喊得口干舌燥,马儿都跑废了两批,却无人敢马虎半分,一路上顺便兼整顿人群,引导队伍去往大孤山避难营。

    或许是告知书中某位年轻县令的署名,给予了经历过最近两个月赈灾治水诸事的百姓们某种安心慰藉。

    也或许是告知书中年轻县令沉稳自信的语气,还有对于官民齐心下狄公闸能够保住不塌的信誓旦旦承诺。

    亦或是仅仅只是随波逐流,埋头跟着大部队走。

    在燕六郎等人的组织下,县城内除了最开始的一小阵恐慌乱奔外,大部分的百姓群众们都情绪相对稳定下来。

    并没有发生预计中最坏的秩序崩溃的景象。

    暂时没有出现疯狂收拾全部家财,逃奔码头,争夺船只,人群践踏的拥挤情况。

    县城家家户户的大部分百姓们,听从县令大人与官府的安排,忧虑的收拾些必备的行礼包袱出门。

    拖家带口的去往大孤山赈灾营,听说那儿一如当初的城郊赈灾营一般,已被县令大人安排妥当。

    大孤山脚,一处山坡上,一身灰黑色蓑笠的燕六郎正骑在马背上驻足远眺。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小老板 晋末长剑 江湖三女侠 沉溺 希腊神话 风声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折尽春风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红警军团在废土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北齐怪谈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万历明君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明神逐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