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21章 两种模型(第 4/4 页)

    在这过程中,他的念头也忍不住发散开来。

    “这一路所见,层次是非常分明的。”

    “最初所见,也是相对来说浮在更浅层,距离‘现实界’更近的,是‘天地烙印’,也可以说是‘天地档案’。”

    “它们来自于不同时代、不同生命,被世界‘抓拍’到的华彩瞬间。

    只要世界不灭,这样的记录就不会停止。”

    “某种意义上,它们代表了这个世界的‘古往今来’。”

    “具体到每一个印记本身,却是完全独立的。”

    “每一个印记,都只能代表它们自己。”

    “这就是一个又一个‘点’。”

    “古往今来的无数印记,形成了恒沙河数的,近乎无穷的‘点’。”

    ……

    “那些纵横交错的线,很可能就是在那些数量庞大,近乎无穷的‘点’的基础上的自然升华。”

    “由‘点’而成‘线’,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从形态不一、源头不一,形形色色的‘印记点’变成一根又一根差别不大的‘线’,从‘具象’逐渐到‘抽象’。

    这应该就是从‘浅层’向更真实界更深处‘沉淀’的必然过程。”

    “循着这一过程,持续‘沉淀’,不断‘升华’,最终,便很自然的,都指向了一个个天地法则。”

    当孟周将亲身经历的过程从头到尾的复盘了一遍,已一种更简洁的模型呈现在心中,几乎不需要太过复杂的智力活动,只从这现象本身,他心中便很自然的浮现出了这样一个变化的脉络。

    看上去,真的就是一目了然。

    可这个脉络,却再次颠覆了许多被修行界视为铁则的修行观念。

    按照孟周心中理出来的这条线,那些更接近现实界,位于最“浅层”的“天地印记”,才是后续一切的基石。

    后续的一切,包括天地法则,最终都要落在这基石之上。

    可修行界奉行的,被视为铁则的观念,模型结构恰好相反。

    “道”是源头,不同的天地法则,都是“道”衍生出来的不同侧面。

    而不同的天地法则更进一步稀释、衍生,最终生出了天地万象,一切的一切。

    求道修行的过程,就是一个“逆流而上,复归源头”的过程。

    随着修为提升,境界和视野随之提升,一点点触摸到真实界,深入真实界,触摸、感悟乃至掌控天地法则,便是一步步“近道”的过程。

    这和修行者的实际体验吻合。

    是以,从来没有人对这套模型有过怀疑。

    这已经成为修行界中最基本的一种常识。

    可现在,孟周根据自身体验在心中自然生成的模型,与之恰好相反。

    而眼前这片一无所有的“空旷”,则让孟周更进一步坚定了心中判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鸿蒙霸体诀 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荒古武神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猎妖高校 万古第一神 这个体质便宜卖 道爷要飞升 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灰烬领主 武道丹帝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丹武双绝 星辰之主 万神主宰 九龙归一诀 大荒剑帝 人族镇守使 太古神尊
最多阅读 斗罗大陆之天机系统 沧元图 搜神记 道爷要飞升 魔王 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 从军行 神农道君 蛮荒记 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我的好女婿 大道之上 阴阳双修 招惹 斗罗大陆II绝世唐门 平凡的清穿日子 江湖侠女泪 轻言软语 甜牙齿 万界武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