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吾辈成矣(第 2/4 页)
可陈霸先又是从梁元帝萧绎儿子手中篡国,萧詧与萧绎之间的仇恨又非常深厚、甚至超过了基本的家国立场,江陵政权之所覆灭,他也是出了很大的力气。从这个角度而言,他也没有必要责怪陈霸先的篡国之举。
尤其如今他作为大唐宰相与钦差,代表朝廷入此征召陈主入朝,也算是亲手覆灭南陈这个政权。总之一笔糊涂账,彼此间没有什么清晰分明的敌友立场,因此在会面的时候,萧詧也只是作为大唐的宰相来向陈昌讲述一下召其入朝之后的各种程序与安排。
至于陈昌,则也就趁这最后的机会向唐使提出一些对于他个人和家族的条件,尽量的争取更大的优待。
双方之间的交流倒还进行的比较顺利,由于萧詧还要等待其他一些分布在江东各地的人员通行,而陈昌也要在临行前盘点一下跟随的人事,双方便约定半月之后再出发北上。
此番入朝的除了陈昌君臣之外,还有之前便作投献的徐度等人,以及在江东战事当中有归义和立功表现的一干功士,诸如广州刺史欧阳纥一家与高州刺史冯仆等人。
在等待这些人员集结的同时,萧詧也没有闲着。他率员过江来到建康瞻仰旧邑,并且祭拜父祖陵寝。这也并不是什么私下里的行动,而是朝廷本来就有的安排,也算是安抚江东民情的环节之一。
虽然此前统治江东的乃是南陈政权,但南陈实际有效控制江东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过只有陈霸先称帝之后的那几年,而后便陷入内忧外患各种纷争之中,陈昌这个国主在过去几年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之下,在国中的存在感也非常的微弱。
所以真要讲的话,还是统治了将近一甲子之久的南梁政权在江东的影响力更加深远。
尽管梁武帝在垂死之年整了一把大的,但却不得不承认,在其统治期间,是南朝政权难得保持相当长一段时期的社会稳定。其人凭其一己之力牢牢掌控政权长达三十多年,一直等到临死之前各种被压制的隐患才来了一次集中的大爆发。
所以当萧詧回到江东祭拜先陵的时候,也多有南梁遗老们闻讯赶来见证这一幕,回想南梁旧年江左繁华,不由得涕泪横流。
萧詧兄弟在其父死后,一直处于被众叔父们排斥打压的状态,他们的祖父萧衍也默认这一情况,因此其人对于建康旧事也乏甚情感,便又皆此一众遗老聚此之际,再次宣扬了一番大唐皇命。
很快相关的人员便聚齐,一众人便也将要启程前往长安。尽管陈昌在国中的存在感并不强烈,但终究也曾是统治江东的君主,所以在其离开之前,还是有许多南朝臣民们赶来送行。
陈昌自觉作为亡国之君本来不愿出见群徒,但在看了一眼同行的萧詧之后,他还是决定露面见一见臣民。
他在车中给自己打气半天,然后才起身行出,望着被唐军将士们隔绝在大道两侧的江东士民们,一时间眼眶也有些湿润,他深吸一口气而后颤声说道:“我江东父老乐道尚义,不幸遭遇庸主,以致民生不兴。而今天意垂怜父老,大唐至尊皇帝陛下跨江兼治,江东政治不久必兴!此庸徒辜负父老,今将入朝请罪,请父老勿以为念,但使民情和睦、民生兴盛,余愿足矣!”
说完这话后,他便又向周遭环揖为礼、洒泪作别,然后便登车离去。周遭众江东父老们见状后也都纷纷感怀落泪,拜别故主。
一路行程不需赘言,等到时间进入腊月,一行人也终于抵达了长安。长安城东灞上早已经准备好了盛大的欢迎礼节,由宰相代表至尊率领百官亲自出迎。单单只是陈昌一行的话倒还不必如此大的阵仗,主要还是同行有一众南征凯旋功士。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