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759章 难防虎狼(第 2/3 页)

    在这样的情况下迁还旧都,不只君王无所安置、起居草草,就连生命安全都无从保证。反观江陵这里,早在圣上治理之下繁荣有加,历经危难而无受侵害,可谓是天意庇佑的龙兴之地,舍此别就实在是不智之举!

    大多数的江陵人士和西府旧僚也都同意这一观点,力谏皇帝不要转迁建康。

    支持迁还旧都的主要有黄门侍郎周弘正、尚书仆射王褒等,抛开他们所提出的理由且不说,单单看他们各自的出身,便可以明白他们为何力主迁回建康。

    王褒出身琅琊王氏,便是王与马共天下的那个琅琊王氏,其祖上乃是东晋名相王导。至于周弘正则出身汝南周氏,其祖上同样也是东晋元帝司马睿时期的名臣周顗。

    周顗的名气自是不如王导那么大,但王导因知留下的一句名言却也流传甚广:“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伯仁即就是周顗的字,东晋王敦作乱时,由于王导对周顗的误解和嫉恨而使王敦将之杀死。

    姑且不论琅琊王氏和汝南周氏祖上的恩怨,他们两者却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他们都是从衣冠南渡的东晋初年便一路阔气到现在的世族名门,讲到家族的历史渊源,就连南朝齐梁皇族所出的兰陵萧氏都拍马难及。

    所以在迁还旧都这一个问题上,王褒和周弘正这些建康来人是高度的意见统一。定都建康乃是南朝一直以来的政治传统,无论谁家做了皇帝,这一传统却都一直保持下来。

    南朝历史进程中也有登基于方镇的皇帝,但为了社稷的长治久安,无一例外都要前往建康才能确立其政权统治的正当性。

    在当下江陵朝廷迁都与否的问题上,除了这个历史的传统之外,也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胡僧祐等人动辄便要讲建康边防形势严峻,那江陵就安全了?      作为建康来人代表的周弘正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诸位皆言江陵历险而不摧,究竟因何,难道诸位不知?况今襄阳事魏求生,与沔北魏镇唇齿相依。

    李伯山,虎狼也!前者先谋梁汉,复掠随陆,义阳为之所持,夏口为之所扼,有魏以来,何有边臣势雄如此?其今不攻,我之窃幸,但若兴兵来挑,国中谁能应之?”

    周弘正此言一出,在场众人不免都是沉默,包括之前一直在鼓吹江陵多么宜居宜治的胡僧祐,这会儿也都不免低下了头去。

    他们江陵朝廷虽然也在内乱当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且王僧辩、陈霸先等诸将也都有善战之名,但在面对李伯山这种能够压着当世一流名将狠刷战功的人时,终究不免还是有些胆气不足。尤其如今江陵方面和沔北之间交流密切,以至于他们在背地里都不敢瞎说狂话。

    尽管周弘正提出了一个让人无从回答的问题,但也并没有取得这场辩论的胜利,几番出使沔北的宗懔便据理力争道:“李伯山虽然素有威名,但两国也早有盟约,互不侵犯,边事修好。近年凡有两边人事互动往来,皆亲密融洽,令人欢愉。忘战虽危,但周侯以未有之事而构险于盟友,这又何尝不是贪祸之想?”

    听到宗懔这么说,在场众人也都不免连连点头,各自表示沔北李大将军对待江陵人士如春风一般和睦,再加上彼此有着盟约的约束,是绝不会贸然兴兵来犯。

    拿沔北这里发生几率非常低的危险,逼迫朝廷迁移到建康去、接近北齐那些豺狼一般踊跃的进犯,根本就是周弘正的私欲作祟、别有用心!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入戏(娱乐圈)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一夜新娘 那年那蝉那把剑 陆尘李青瑶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刑侦笔记 陆教授每天都在阻止我花钱 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 斗罗世界的幕后黑手 女配不想死(快穿) 室友梦游后 都市医武仙尊 开局校花怀了我的孩子 穿越之大民国 回到1981 着迷 流放前,她搬空京城权贵库房简安安楚君行 他狠我就乖了ABO 楼兰诅咒:暴君狠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