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曹书杰变成了混子(8600)晚安(第 3/4 页)
他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非常调皮,不听话,成天惹是生非。
又或者可能会仗势欺人,经常打架。
然而她想的这些统统都没有发生,这小子还挺好相处的,而且他的眼力劲很强,情商很高,机灵的孩子也更容易让别人喜欢。
程晓琳听到李秋玲的夸赞,她心里也很高兴。
儿子能够混得好一点,对程晓琳来说也是好事。
而且他们两口子的孩子真不需要一个笨蛋。
无论是她老公在曹家庄种下的果园或者养殖场,再或者曹家庄现在正在搞的旅游公司,又或者她老公在青石镇投资了几十亿的雪萌食品厂,或者在外边的投资,这都不会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能够接手的。
程晓琳也在考虑后期怎么教导他们姐弟俩。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把萌萌和睿睿送到很远的地方,程晓琳的意思她想聘请一些专业的老师过来给姐弟俩进行单对单的专项辅导。
这对他们而言,仅仅是花一点点钱就能解决的问题,而且程晓琳并不觉得这件事很难搞定。
在幼儿园门口站了有10来分钟,随着过来的家长越来越多,看到曹书杰和程晓琳他们两口子在这边时,大家伙都很友善的和他们聊着天,说起曹家庄现在的变化,大家伙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这并不是装的。
正常的农村按照常规的发展轨迹,应该是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谋生,都撇下老婆孩子和老人,去城市里打工谋生,寻找新的赚钱的方法。
乡村里只剩下无助的老者,或者孤零零的孩子。
他们有个专属的名字,叫留守老人或者留守儿童。
老人可能很无助的蹲在墙角里,或者在某一棵树下,对现实的生活感到麻木,他们眼神里可能酝酿着对未来的恐惧。
孩子可能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会造成身心的综合创伤,或者会养成孤僻症或者自卑心理。
而随着全国各地城镇化建设道路的推进,一城崛起万村空,街头巷尾无人迹,屋前屋后杂草生,待到年老归乡时,一片凄凉在心中。
或许往前追溯20年,农村的生活应该是小桥流水人家,遍地开花。
鸡鸭成群牛羊成圈,炊烟袅袅万里无云。
然而更多的乡下农村现在却变成了没有烟火,房屋长期无人居住变得破败不堪,多少良田长草不长粮,抬头不见儿时的玩伴,都漂泊在他乡!
不客气的说,8年前的曹家庄和这些都能对的上号。
但是七年前曹书杰从京城回来的那一天开始,不管承不承认,他已经在无形中慢慢的影响着曹家庄方方面面的改变。
直到后来曹书杰在全村人的强烈期盼下,当上村主任,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曹书杰对曹家庄大刀阔斧的改革谋发展,一步一步建设独属于曹家庄的农业种植合作社和众诚养殖合作社。
虽然后来也都加入了朱家庄,桃东村,青云村,叶楼村等等,但是真正享受到红利的还是曹家庄本身。
尤其随着曹家庄旅游业的发展,家家户户都坐上了独属于曹家庄的发展浪潮的顺风车。
现在曹家庄还在外边混的青壮年有,可真不多。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