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国小无英雄(第 3/4 页)
魏舒打着哆嗦,看着卫国贵族一个个步伐稳重地走向断头台,忽然。一名卫国贵族吟诵起诗经小雅正月,稍停,另一名贵族用低沉的嗓门应和着,继而,所有判处死刑的卫国贵族相继跟着唱起: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痕忧以痒。
父母生我,胡俾我滁。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忧心悸悸,念我无禄。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从禄。
忧心犁酷念我无禄。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爱止于谁之屋
春秋时所说的正月指的是正阳之月,亦即夏历四月。这诗正适合当前节令。
鼓声沉闷,卫国贵族们踏着鼓点,吟唱着这诗歌,四步一拍,神情悲壮的涌上断头台,身材高大的晋国武士指挥卫国贵族跪下,将头枕在木墩上,卫国贵族遵命跪下,将头侧着贴放在斧凿纵横的木墩上嘴里还轻轻吟唱着,仿佛母亲在吟诵摇篮曲,生怕惊醒了睡梦中的孩子。
巨斧挥下,歌声嘎然而止。
这个人的歌声停止了,整个贵族队列依然在肃穆的唱着歌。行刑场上。四周警戒的晋国士兵像泥雕木塑一般竖立不动,阅兵场上,一个旅的晋国劲卒披盔挂甲,随时准备弹压卫国贵族的暴动。
风呜延的响,歌声轻声回荡。
行刑台设立在一座土台上,在晋国士兵的押解下,卫国贵族们排成一列横队,依次登台受刑,场地上除了卫国人的歌声,只能听到行刑官单调乏味的喊声,他在喊:下一个。
若干年后,这声单调的喊声成了所有观看行刑的卫国贵族的噩梦,他们常常被这句话从梦里吓醒,而后在漫漫长夜中裹着被子瑟瑟抖,再不敢合上双眼。
观看行刑的除了卫国归顺的贵族,就是参战的列国将领,那一声声单调乏味的下一个也成了列国联军的噩梦,当然,连晋国本国的将领脸色也很不好,魏舒打着哆嗦,轻声叹息:可惜了公孙丁,一箭未。竟然被处死,可惜了如此多的贵族,杀得太多了。六渡住了眼。轻轻的说,众也许是小国寡民的悲哀。住一谁都有权动战争,结束战争却必须有胜利者的许可。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因此而来的后果,卫国是我们的盟国,多年以来就是我们的坚定盟友,这场战争不是由我们挑起的,既然我晋国人流了血,三百名晋国戎卒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遭到了悍然攻击,那么,攻击者就必须流十倍的血,才能让天下人知道:霸主的血不会白流。如果你想流霸主的血,那就必须流十倍的血来偿还。
歌声依旧在响彻,这歌翻泽成现代语言,就是:四同时节繁霜降。霜降失时心忧伤。民心已乱谣言起,谣言传播遍四方。独我一人愁当世,忧思不去萦绕长。可怜担惊又受怕,忧思成疾病难当。
父母生我不逢时,为何令我遭祸殃苦难不早也不晚,此时恰落我头上。好话既都嘴里说,坏话也全口中讲。忧心仲仲不合时,
因此受辱遭中伤。
郁郁不乐心里忧,想我没福能消受。平民百姓无罪过,也成奴仆居末流。可悲我们若亡国,利禄功名哪里求看那乌鸦将止息,
飞落谁家屋檐妇
宋军统帅左师向戎叹了口气,勉强说:卫国国君顽劣不堪,可怜卫国百姓何辜,竟然受到这样的牵连。
赵武突然笑了:宋国一向是友谊之国,怎么也说起这样的糊涂话。进攻我晋国的是由卫国百姓组成的卫国部队,不是别人。卫国人既然做下这件事,他们就必须承担起全部责任要知道,卫国这个概念既包括卫国国君,也包括卫国那些随从叛乱的贵族,当然也包括卫国的百姓,甚至卫国境内的鸡鸭鱼虾,它们也是属于卫国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