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结(第 3/4 页)
在双方弓箭的对抗过程中,撤回的轻骑兵已跳下了自己的战马。那些战马因为频繁的奔驰而疲惫不堪。轻骑兵们换下疲惫的战马,换了重骑兵留下的骑乘马——这些战马之前只是驮着人行走,没有过度奔驰,经过这阵子休息,马力已经恢复。
赵武举起了牛角号,奋力吹出一长一短两声号音。
顿时,中军的师偃用牛角号响应。随即,中军发出一声大喝,密如暴雨的弓箭覆盖了渡河的戎人,紧接着,中军敲响了进攻的鼓声,在一排盾墙的掩护下,赵氏私兵分成十个彻行,摆出狂攻架势迈入河中,他们慢悠悠的向前推进,推进的速度虽然慢,但推进的意志坚定而固执。
盾墙后面,一千韩氏弓手发威了,他们用暴雨般的速射告诉戎人什么叫“擅射”,在他们覆盖式射击下,戎人散步在河岸上的营垒发出一片惨叫。
赵氏私兵的盾墙推进到戎人所在的河岸上,左锋林虎、右锋武清带领的步骑混合队伍也向中军靠拢,摆出一副借助中军突破口向前突进的架势,戎人见到这架势,开始向正面营垒增兵……
就在此时,赵武再次举起号角,吹出一声悠长的长音,在阵前与戎人缠斗的辅兵们听到这声号角,立刻调转方向,屁股冲着戎人的队伍埋头狂奔。他们这种行为引得戎人大笑,但立刻,整个戎人的阵前变的鸦雀无声——赵氏重骑兵上来了。
原先,由于受到缠斗的牵制,戎人的视线没有注意到摆出攻击阵线的重骑兵,此刻,他们与重骑兵之间变的空空荡荡,再无任何障碍物遮掩,这让他们立刻看清了眼前的一切。
重骑兵们缓缓的催动着战马,战马开始小步小步跑,只见战马身上都披挂着银亮的铠甲,额头还有一根长长的尖刺,锋利而尖锐。
战马的双眼被遮挡着,依靠对主人的信任,它盲目的向前奔跑着,在战马的左右是它们同伴的呼吸声,在它们背上,是全副武装的重骑兵们——这伙重骑兵浑身上下都笼罩在金属壳中,他们手持的长枪在握手处有一个伞状物,刚好挡住了重骑兵的手。此外,重骑兵的眼睛也被遮挡着,在面甲的眼睛部位只有一道细小的缝隙,使得重骑兵可以通过这个缝隙认明方向。
手、眼,整个头部全笼罩在铁甲里,没有一丝皮肤暴露在外,奔驰的战马上仿佛坐着一个钢铁怪物,他们青铜战甲随着马匹的跳跃,波光粼粼,仿佛一眼寒潭,让人冷得浑身打哆嗦。
队列中,武昆大声吆喝:“稳住,稳住,保持阵线,加快步伐。”
战马开始快跑起来,武昆依旧大喊:“保持队列,保持队列。”
战马开始进入冲锋状态,全力奔驰起来,武昆大喊:“枪放平,准备突刺,准备……”
戎人士兵恐惧的看着奔驰来的铁怪物——此时战马的时速已经达到六十公里以上,它本身体重超过七百公斤,加上站马身上全副武装的重骑兵,以及战马自身的防护铠,总重量超过一吨二。这样的的重量与速度,对面就是一辆桑塔纳,也能被撞烂。
戎人士兵不是桑塔纳制做的。
赵氏重骑兵扫过戎人的地盘,无数戎人士兵飞舞到空中,许多戎人士兵被战马锋利的尖角撞上,他们神奇的发现自己居然把那些锋利的尖角撞断了,但此时,他们也被撞到了空中,等落地的时候,这些人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戎人士兵把战马头顶上的尖角撞断,这不奇怪。因为赵武想不出增加金属延展性的办法,所以他制作的战马铠甲不是用铁制的,也不是青铜制的,而是铸造青铜的原料——锡。
也就是说,赵氏重骑兵马身上明晃晃的那些刺看起来唬人,实际上它是用世界上最轻软的金属锡,铸造出来的。
这么做也是为了降低马铠的分量,增加马的奔驰速度。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