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想挖我的墙角(第 2/4 页)
燕由稍停了一下,试探地问:执政曾说:愿意扶持敝国,使敝国成为阻挡北方戎人入侵华夏的屏障这承诺还有效吗
有效燕国需要我做什么
易水上游五百里
燕人把临易城附近的河流称之为易水,荆柯刺秦王时,那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易水歌,就是在易水河边所做。这条河后来称之为濡水,而临易城,大约就在现在的雄县附近。
虽然临易城南端还有一座燕留城,但燕人的势力以临易为重点,燕留城相当于一块海外飞地。此时,易水河上游,从河水源地恒止。起,基本上属于代人与戎人的势力范围。燕公子离这么说,等于放弃了他原先独吞代张。后蛋步,只要易水卜游五百甲的地
燕公子离是个明智的人,知道自己有多大实力,面对晋国这个庞然大物,他明智地选择了退缩。
给,别人的土地,我不心痛。
此外燕由小心地看了看赵武的脸色:我们与子离商谈的时候,已答应子离在燕国推行变革,子离要求贵国容许我们派遣公孙百人,前去赵城学宫学习经营之道。若贵国许可的话,我们还想聘请晋人为卿,指导燕国进行变革。
聘任他国贤者为相,主导国政,这在战国后期比较常见一没办法,在一个竞争性的社会里,没时间让人慢慢学习他国的知识,于是便有了直接任用他国贤者,让别国知识直接为自己所用的变通,只是不知道,现在就流行这投机想法,是不是从赵武担任许国国相开始。
不知燕国属意何人
燕地穷僻,除侯晋之外,不知有其他贤者。
侯晋燕人居然看上了侯晋
稍稍考虑一下,确实,燕人也只能知道侯晋了。
燕地久不通中原,中原有什么牛人,燕人一无所知,到是侯晋在东海之滨垦荒,燕公子离亲眼所见。他曾秘密前往东津,查看从晋国学了三成工夫的郑国贵族侯晋,一点点讲一个荒凉的东海之滨,经营成财富满仓的富饶之地。至今,东津的粮产量依旧不足为奇,人口也并不多,但财富,东晋拥有的财源连齐人都为之惊叹。
这样的治国本领,在公子离看来,简直是天下奇才了,用这副本领的一半治理燕国,足够那也需要侯晋的同意赵武微笑着回答:你们打算怎么应付齐国
燕由不满意赵武的说法:只要元帅同意放行,我想,我燕国以相位相邀,诚意可谓足够,侯晋怎会不肯
早先说过,侯晋这名字是他出逃到晋国之后获得的新名字,这个名字的含义是:晋国的边防战士。在燕冉看来,赵武刚才的话根本就是推脱之词,一个边防小战士小本就是国家一块砖,领导向往那里摆他就得去哪里。赵武说要征求侯晋自己的意愿侯晋自己能有意愿吗敢有吗
咦,你燕国不是想学习晋国进行改革吗,看来你真不懂晋国变革的精神实质赵武耐心地解释:我们进行的是彻底封建制的变革,除了租庸制军功授爵制,士族选用制之外,我们还有其他制度的调整。但所有变革的实质就是封建。所谓封建,就是:人人拥有权力;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个人意愿必须受到尊重,权力机构的存在是为了保批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