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的战争(第 2/4 页)
所以,赵国苦口婆心白费,叔孙豹现在却身不由己,他的敌人不是
国。
所以,叔孙豹只能对赵武的话沉默不语。
晏婴冷眼旁观,他欣赏完叔孙豹脸上神情的煎熬,满意地点点头,决定对赵武的话不予置评。
赵武仰天长叹: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中行吴早已经跃跃欲试,他跃跃欲试不是针对鲁国,他是晋国的正卿。鲁国哪怕洪水滔天,也与他无关。中行吴的激动是因为赵武对这片晋国新占领土地的分析,趁赵武黯然伤神的感慨,他立刻插嘴:执政。我中行吴愿意担当这片土地的留守人员,楚国如果攻来,我愿意为元帅一力承担。
赵武诧异地望了中行吴一眼。脱口而出:你不行。
中行吴怒了:我怎么不行元帅是说我的武勇不足担当此任吗还是说我中行氏凑不出足够防守的兵力。
赵武愣了一下,吸了口气,解释说:我说你不行,是说你不合适鲁在此地,你别着急,听我细细说:
你也知道,副帅韩起性格懦弱。我努力使晋国变革,但我担心我走之后,韩起守不住这些变革的成果。所以,我必须替韩起选择一位性格强硬的副手。以守住变革的果实。
在现有的晋国正卿当中,魏氏立场不稳,眼里只看到自己家族的利益指魏氏原本是杂氏的盟友,但因为范自许诺把杂氏的蚓川台沃转赐给魏氏数舒右马调头攻击奕氏,众样的知乐口以持法律的公正,只会曲解法律的公正,让法律变得对自己有利。
而智氏家主智盈年幼,恐怕领会不了那些法律的精神,至于范氏嘛。我不能指望范鞍去维护法律。如此一来,剩下可以托付后事的,唯有中行氏。
这次我把你带在身边,就是想让你在南下之战中取得足够的军功,在国内积累足够的威望,然后回国去,帮助韩起把我的改革维持下去。
中行吴骄傲地挺了挺胸膛。不自觉地思绪已被赵武引开,他干脆利落地回答:我支持元帅将智氏转封于此地。
中行吴的表现,是因为赵武之前说过,要从三荀当中挑选本地的留守人员,而这片地方肥沃,不下于曲沃,中行吴终究是三荀当中的人。他的胳膊肘向的是自家人,于是,三荀当中唯一的成年正卿智盈就成了当然的选择。
而这正是赵武的目的。
赵武记得三家分晋是从智氏攻击赵氏开始的,这段历史也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为了消除隐患,他此前趁智盈年幼,假借教导智盈的机会,将智氏封地牢牢抓在自己的手心。他教导智盈却是不遗余力。这也是对智氏施加赵氏影响的机会。连痛爱弟弟的智娇娇对此都无话可说,而赵武对智氏领地的经营开。也让智盈本人说不出指责来。
因为那片领地在智氏手中远没有那么兴旺,而仅凭智氏的智商,也想不出那些花样百出的开手段,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