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顺手牵羊(第 2/4 页)
那些人当中。许国贵族已经被我们全部送回国内处置,许国小兵看到了整个过程,但以他的语言能力,能把过程完整叙述出来吗即使他们做到了这点,有哪个贵族愿意倾听一名小兵的言论,徐国失陷的真相又怎能传到顿国人的耳朵中
魏修马上点醒儿子魏舒:口口相传的事情,传到最后总会变了样。顿国与楚国兵将不可能亲自来前线倾听小兵的谈论,即使他们能听到人人口口传说的内容,也会与真实的情况相距太远我们干,可惜我军没有战车。
赵武指点:我们没有战车,但楚军有。
魏舒在一旁立刻插嘴,显示他也是一个聪明人:楚军逃得快,他们丢弃了大部分装备。其中也包括战车,我们可以驾上楚国的战车追击楚人。
卫敏提出异议:只是楚国人的战车跟我们赵氏战车相差太远,比如楚国的战车,驾车的还有牛,移动度缓慢,用于追击吗,恐怕,
其实,按照春秋的惯例,驾驶战车的本来就是牛。按规定,每辆战车需要四头牛,两匹马驾驶之所以,要动用四头牛,是因为当时的战车没有轴承系统,仅凭战马的力量,拉不动沉重的战车当车上重甲装备的三名武士,所以必须动用牛。
用牛拉车就牵扯到一个问题,车缓慢。
车慢不怕。我们是驱赶楚军,并不是直接追杀。所以我们的战车,作用是搭载步兵。让士兵在追击战中保持体力赵武回头问魏修:魏兵尚能战否巩渊司话是仿照,廉颇尚能饭否的语句魏绎回答也跟廉悔功四答样,他跳下战车。舞动一下战戈,大气不喘的简洁回答:能战
魏兵素来坚韧。他们编入新军后,跟着赵兵一起加大了练强度,在持久能力上跟赵兵不相上下,所以赵武对魏修的回答并不感到意外:我们还等什么,命令许队接管楚军营塞,命令船夫立刻拨罗楚军战船,并驾船去对岸接过联军告诉对岸联军六个字:钱多人傻
,,至于我们,立刻给楚国战车套上牛马,全军追击楚军。
彰名在奋力逃窜,逃出营寨的时候,晋人追得太紧,彭名来不及去寻找自己的御戎,并架上自己的战车,他甚至连多余的武器都没有拿,只在手里提着一柄短剑。
彰名出了营寨。跑了很久,才有几名楚人粤着战车追上了,这几名楚人处在营寨的偏远处,没有遇到晋人的正面攻击,所以还有机会召集自己的人手。驾上战车。
这几辆战车就成了楚人仅有的战车一春秋时衡量兵力是由战车数量决定的。所以楚人现在的兵力是:车四乘。
彭名坐在战车上,刚刚喘了几口气,就有楚兵大喊:晋人追来
彭名听到声音。回头眺望,只见远处烟尘大起,烟尘前方是整齐排列的数百辆兵车。但奇怪的是,兵车与兵车之间并没有随行的步兵,然而,因为晋军规矩大,即使没有步兵存在,那些兵车两两之间的距离,依旧按照标准排列,这样一来,晋军两个兵车之间的空隙就显得很大。
晋军的兵车扬起的烟尘格外大,使得兵车后方烟雾弥天,看不清有多少人隐藏在那飞扬的尘土中。彭名观察片刻,说话有点结巴: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是怎么把如此数妾的兵车在我们眼皮底下运过江
一名楚国弓兵将领眼神好,他眺望半天,满脸古怪的回答:似乎是我们的战车。只是打着晋人的旗帜而已,奇怪
彰名明白了:这么说,追击我们的不是晋人的右路军,依旧是他们的前茅军。他们这是俘虏了我们的战车,并用它们来追击我们那么,来的还是赵兵与魏兵你说他们也不嫌累呐我们光走路都累成这样,他们从早晨战斗到现在,就不想着歇一歇脚
晋军不嫌累。
楚军这座大塞,总共拥有兵力五百乘。加上一些备用战车。总的战车数量达到了六百余辆。赵武与魏绎挑选其中性能最好的战车,有特意留下部分战马,让部分人变成骑兵追击。最终,追击兵力是:车五百乘。
只不过。对于晋人与楚人的兵力描述都稍稍有点差异,晋人是有兵车没有协同作战的步兵,楚人是协同作战的步兵数量太多,但只有四辆兵车,而逃出营寨的楚军还有四万士兵。
士兵彰名望着身边的士兵苦笑:这些人还能叫做士兵吗大多数人逃出的时候,连鞋都没有穿。更不要说还记得拿上武器。没有武器的士兵,还叫士兵吗
彭名有点失魂。旁边的武将建议:大将,我们赶快整理队伍吧,万一晋人追上来。我们也好组织抵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