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无耻的底线在哪里?(第 2/4 页)
“这不行”,魏舒抢着表态。中行吴从楚国回来后,马上进行了伐代战役。晋国是个君国主义国家,晋国人评论谁能干不能干,全看对方包办战争的能力。中行吴虽然顿兵代国国都之下一冬,但那是因为他遭遇了攻城战。而说到攻城战,整个春秋,除了赵武这个变态,谁都没有新鲜招。至于赵武,那已经不能用人类标注衡量了。
所以,中行吴在代国国都之下停留,那不是中行吴的无能——谁上去都一样。晋人反而认为,正是中行吴的坚持,才使得代都战争潜力耗尽,进而让增援上去的赵武一日破城。
于是,中行吴回到新田城后声威如日中天,大多数晋国卿大夫都觉得:灭代这件事,中行吴应该算次功吧。既然他算得上次功,那么,也可以算是“天下第二将”了吧?赵武宅男一个,不善于诸卿交流,这位“天下第一将”有本事我承认,可咱们学不到,那么跟“天下第二将”凑凑近乎,也许学上两手,咱也能当个“天下第三”。
晋国诸卿论资历排位,魏舒恰恰列在中行吴之前,所以他对中行吴的变动格外敏感。中行吴跟他年纪相差不大,万一中行吴这个老家伙寿命比较长,那么魏氏这辈子恐怕没资格坐上元帅宝座……
听到中行吴又将南下参加盟会,魏舒急了。盟会可是件大事,站在盟誓台上,列国诸侯翘首仰望,万众瞩目。这样的活再让中行吴抢了去,魏氏别想有出头之日了。
“中行氏在伐代中受到重创,如今军队还没完整地从代国撤下,如果再次出征,我恐怕中行氏受损过重,一时间缓不过气来,所以,这次南下,就让魏氏担当吧。”
魏舒说的话既考虑到了中行氏的实力变化,同时也是种暗示:中行氏还没恢复过来,南下结盟的事情重大,以受损的中行氏挑大梁,元帅放心吗?
赵武不在新田的时候,魏舒曾有过夺权的意图。如今晋国一件件大事接踵而来,赵武来不及报复魏舒,只好先忍下这口气。如今魏舒的话既打动了中行吴,也让赵武稍稍犹豫:“中行氏还能拿出多少军队?”
中行吴左右望了望,叹息:“岂敢因为私事而误了国事——我中行氏现在只能拿出两个师来。我们的大部分军队还没从代国撤回,如果元帅给我三个月时间……”
“没有三个月时间了”,田苏插话:“元帅的意思我明白了,但我想知道元帅的底线在哪里?”
赵武悠然回答:“我正是难以确认底线,才不知道我有多无耻!”
“郢都如何?”
“过了——如果底线在郢都,那就太无耻了!”
“新郑如何?”
“轻了——如果底线在新郑,那就不是无耻了,那是道德楷模。”
田苏点点头:“我明白了。前线变化多端,元帅需要的是随机应变,但又不知范鞅、张趯的应变能力,所以难以决定……(我田)苏如何?”
赵武小心地问:“你走了,宋国的事情怎么办。”
“策可以(齐策可以)!”
中行吴忍无可忍:“元帅,你们在说什么?打什么哑谜?”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