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所有人都不是旁观者(第 2/4 页)
当时,韩起在楚国郢都城下修筑盟誓台,听到中原一片乱象,犹豫的想撤军,范鞅听到这消息急来阻止,说:“征服楚国的旅程我们已经走了九十里,就差最后十里了,副帅现在撤军了,那么一切要从头再来,副帅,我们与楚国相争了数百年,才取得如今的战果,如果副帅撤了,以我们现在的国力,我晋国还能经得起这番折腾吗?”
韩起忧虑的回答:“齐国动乱、郑国动乱,我还听说,我们征讨代国的行动受到了挫折,赵获受伤,中行吴久攻代都不下,元帅本人被困在棘蒲附近。
呀呀呀,现在中原已经乱成一团了,我们已得到了这个坏消息,很难想象楚国人不知情。现在我们如此虚弱,外无援军与粮草,周围全是敌视的楚人,万一楚国人动手,突然袭击我军,我军该怎么办——我们连撤都撤不下去啊!”
范鞅气急败坏:“副帅,你只看到了我们的虚弱,但楚国内部也不安稳啊——楚国令尹公子围看到现在的楚君,眼珠都能喷出火来,他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篡位,他的企图连郑国、宋国路人都知道了。如果我们能坚守到子围篡位,那么他就必须主动向城外的我军讨好,并争取我们的承认。我们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获得巨大的利益……一旦我们撤军了,还能分享到楚国的福利吗?”
韩起犹豫的说:“我是副帅——”
范鞅怕韩起说出什么不好的话来,赶紧打断:“副帅,如果你不放心,就请你让宋国的向戎,或者子罕向你发出邀请——如今正是农耕,恰好是打猎的好时机,你就以打猎的名义出巡宋国,而后待在宋国过年,怎么样?”
韩起还在犹豫:“那么军队呢?”
范鞅很无奈:“副帅是去打猎啊!你觉得带多少人马去狩猎比较合适,一个师?两个师?”
韩起勉强说:“三个师吧。”
范鞅咬咬牙:“一个师,外加一个旅。”
韩起拖长了腔:“我是副帅……”
范鞅跺着脚:“行行行,你带走三个师,我留在此处继续修筑盟誓台。”
稍后,韩起带领三个师的士兵前往宋国打猎。
韩起前脚走,公子围立刻发动政变,毒死了现任国君,而后登上了楚国国君的宝座——原本公子围谥号“楚灵王”,现在,他应该被称为“楚灵公”。
晋楚交战以来,中原大地上,也就是在双雄大战期间,彼此才稍稍熄灭自相残杀的火焰,眼看整个中国将迎来永久和平,但各国马上陷入内讧,政坛开始像走马灯一样变幻不停。正验证了士燮曾经说过的话:外部的敌人是我们必须团结的约束,没有外敌,我们将彼此相残。
这年春,身在东津的赵武终于了解了周围的情况:燕国确实发生了一场政变,传闻燕简公姬款由于重用自己的男宠而疏远大臣,大臣们联合起来,杀死简公的男宠,简公害怕,只好流亡——他正在前往齐国的路上。
当然,以上都是燕国贵族的说法。至于与赵武对阵的那位燕公子离,其身份也明晰了:他确实是一位燕国的公子,燕简公流亡的路上,行踪被代国人发现,鲁莽的代人起初想打劫,打劫不成则想劫持。此时燕强代弱,担心代国把燕简公的行踪透露给燕国,引来燕国贵族的追杀,燕简公三公子“离”挺身而出,将代国的目光吸引过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