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回家(第 4/4 页)
“术儿,你带来的孩子是谁啊?为师见其容貌有异象,难道……”
“恩师果然慧眼,此行归家路上,见到此子,也觉得有异象,上前与其谈论,发现人虽小但谈吐不凡,心中十分喜欢。想想自己当初,家境不错,可缺乏老师教诲,仅凭自己的一点小聪明,为祸一方。与今相比,真乃天壤之别,而此子亦是冯诩郡一富家子弟,所以带来洛阳,欲为其寻一先生教导。虽不能做先生弟子,又想起元叹尚一人在此,做元叹书童亦是不错的。所以未经恩师允许,就擅自带来,还望恩师恕罪。”
“哦,快叫进来。”蔡邕一听说是个奇才,满心喜欢,就不顾多少礼节了。
少时,张既在家丁带领下进来,蔡邕当下考究张既,发现果有不凡之处,只是年龄尚小,心智还不成熟而已。产生了留在门下的想法。于是叫来顾雍:
“元叹,今公路领来一少年俊才,我意收在我门下,与你相伴如何?”
听到这话,袁术第一想法就是这老家伙要收徒弟了。可没想过收在门下的意思或许只是做一门客或者是做顾雍的伴读而已。
而此时顾雍则不一样,他想要的是一个能和自己同吃同住同读书的好朋友,所以他不想要什么书童,要是能再有人一起读书就好了,心里忽然有了一计。拖过张既道:
“小兄弟,恩师愿收你做弟子,还不拜谢。”说着也不等张既多话,拉着就拜。
袁术这下明白什么叫收在门下了,看到顾雍迫不及待的样子和张既一脸茫然下拜的样子,顿觉好笑。蔡老头被弟子算计了,决定再加一瓢:
“恭喜恩师又得一得意门生。”又弯腰行礼。
果然,蔡邕没有收徒的打算,看到两个得意弟子一唱一和的把自己装进去,一时气结,这时张既已然明白,他初时的愿望只要拜见蔡邕即可,现在当然不会奢望做蔡邕的弟子,能做门人或书童,也能学不少东西,他也知足了:
“蔡先生如果为难,既为一书童足矣。”
这时老东西倔劲上来了:“我实想收你为弟子,我看你就将来就一定能成为国器。”
于是,顾雍又拉张既再拜,算是行拜师礼。嘿嘿,这样就是铁板钉钉了。
这时,蔡邕道:
“公路,皇甫将军也很喜欢你,也该去探望一下老将军了。”显然,袁术和皇甫嵩的事情这几个老家伙都心知肚明了。
于是,袁术告辞。直接去皇甫嵩的府上,路上,袁术沾沾自喜,嘿嘿,张既收的差不多了。就是啊?人家来只要看看蔡邕,讨教一点知识就不错了。现在在自己的促成下,做了蔡老头的弟子,不感恩戴德才怪呢。而此时张既的思维里面也正是这么想。他还以为是袁术设的局呢。一时对袁术、顾雍感激的不得了。以至于后来跟顾雍一起出仕,效力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