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章 联盟(第 3/4 页)
几天后,袁术得知袁绍和王匡屯兵河内,张杨亦率数千人投靠;于是,袁术也赶往河内与袁绍会盟,随后,袁术相继得知了其他各地诸侯的消息:张邈、刘岱、桥瑁、袁遗与鲍信屯兵酸枣,曹操则属于张邈军麾下;孙坚以长沙太守身份屯兵鲁阳;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则留在邺城,给与联军军粮。
晕死,这算上自己,出兵的才十三路啊,罗大忽悠干什么呢,十八路的人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术这才知道一些实情:公孙瓒:并未表态,陶谦:与董卓保持关系,采取观望态度,刘焉:与张鲁只是保州自守,孔融:着手于打击黄巾余党,马腾与董卓保持关系,公孙度:于辽东自立为侯,与董卓保持关系,刘虞:并未表态,焦和:虽曾起兵,因为青州黄巾复起,所以沒有参与会盟,不久病死,陈温:并未表态,王睿:本來也有起兵,因为和孙坚有私怨,被其逼死。
我的天,得到消息后,袁术忽然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为什么孟德公那么讨厌陶谦,估计这里也有一定的原因,讨伐叛逆,居然顶个仁义的名号与贼首还有一腿,这算什么,欺世盗名之辈,袁术也看不起,至于公孙瓒为什么沒有出兵,袁术懒得去想,刘虞则觉得为天子守好边疆,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刘焉张鲁不用说了,孔融正忙着对付管亥,马腾只是被罗大忽悠“歪曲”了,整一个董贼的帮凶,被说成大忠臣,公孙度是徐荣保举的,这时候不在后面踢屁股就不错了,再说,这也是一个危险分子,纵观三国历史,子孙叛來叛去好几代…
一盘散沙,是体现不出群雄讨董的气势的,袁术建议袁绍号召各路诸侯统一在一个地方会盟,然后统一进攻,统一供应给养,袁绍采纳了袁术的建议,号召诸侯在荥阳城集结。
又过了五天,众诸侯在荥阳城外相遇了,由于城内不方便扎营,袁术又提议在城外扎营,袁绍采纳袁术的提议,连同王匡张杨一起,在荥阳城东一处开阔地扎下营寨,随即,张邈、刘岱、桥瑁、袁遗、鲍信、曹操、孔伷也陆续赶到,韩馥孙坚也派出了代表参加会盟,待到众诸侯扎营完毕,袁术登高眺望,好不威武,只是,刘关张沒來,三英战吕布是看不到了……
是日,众诸侯帐中聚会,要推选一个盟主出來号令群雄:
“盟主嘛,我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大兄有德高望重,有长者之风,更兼麾下良将如云,精通兵法,博学多才,当然得选大兄袁本初做盟主最为恰当。”袁术当下就首推袁绍。
嘿嘿,盟主,风口浪尖上,我才不干呢,现在要的是隐忍,不是出头。
“不然,我鮑鸿觉得曹校尉是这一次联盟的发起者,当由曹校尉做盟主。”一边鮑鸿道。
“上党别的沒有,人才匮乏,缺少资源,三年的发展,仅仅只是粮草多一点,大兄做盟主,粮草我包下了。”嘿嘿,粮草,我几千万石,撑都撑死你们。
“韩冀州不是答应供应粮草么。”忽然人群中有人质疑道。
袁术也懒得管这些人叫什么名字,在三国的历史上不过是昙花一现,不久都会“呕哇”了,而听这人的意思就是有韩冀州的粮草就可以不需要他袁术的了。
“哦,这样也好,我等的战事不知是不是韩冀州都知道呢,这要供应我等数十万大军一两月倒也罢了,要是三五月半年呢,你们就自己想办法,要知道这些年连年征战,此地已经无粮可征,而冀州也饱受黄巾祸乱,就算再多,也不及我上党一郡之地。”袁术反驳道。
“可是,我常听京城的老友说起,上党匪患严重,天使皆不能至,何來上党安定。”
这人的话里带着刺,虽然有些道理,但是,这不是袁术的对手,只见袁术将倚天拿在手里,环顾四下,人皆变色,袁术缓缓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