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中授艺(第 3/3 页)
第四就是设立学堂,对于授业教育别人子弟,这些东西暂时交给戏志才来做,只有文化,才能真正使一个民族强大。这样一来,戏志才又成了一个大忙人,白天花些时间来教育南中子弟,晚上,给孟节开小灶,教他兵法。没办法,只好把郭嘉这个小家伙拖出来,给志才跑腿……
看到袁术设学堂教兵法,融儿和孟起很不理解:
“夫君,融儿也想跟你们一起学习兵法,更希望自己族中的的子弟也来学习。”
“呵呵,来学习很好啊,一个家族的强大就要学习文化啊。至于兵法,以后就跟为夫学吧。为夫的那一套是适合中原的兵法,志才教的那一套太全面,太复杂。需要孟节长时间的去体会理解。”袁术说着,逗逗融儿。其实教孟节的兵法,在中原基本上用不上多少。学习兵法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天赋还要有时间。郭嘉鬼才学完《三略》和《六韬》不也用了大半年吗?
“将军,孟起知道中原有句话,叫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将军真的愿意倾囊相授,日后不怕我等后人反叛中原?”孟起说出了心中的疑惑。中原不愿意跟他们结盟,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族长能把这话挑明来说,说明把术当做兄弟。不过天下万物皆相生相克,就算学得所有又如何,照样有法可破,就像我教羌人的铁甲连环马一样,后来被鲜卑人学去,侵我大汉,肆虐中原,我去了一趟并州,不照样轻松破去吗?就算孟节学得全部兵法又如何?他能比之志才郭嘉等那么机变灵活的运用么?不管怎么说,这些兵法都是汉人数百年来战争总结的经验结果,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学得通透的。不过,帮助族长一统南中倒是足够了。不出意外,十至二十年之后,孟氏一族将是南中最大的一族,三十年之后,获儿继承家族,一统南中绝对不是问题。呵呵……”
袁术说着,爽快的笑起来,倒是孟起感到自己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袁术也不禁想起电视剧《亮剑》里面的一段台词:
甲说:老鼠跟猫学艺,上树的本领不能教啊。
乙答:就是教了也学不会啊?
眼下,不正是这样吗?一本《孙子兵法》,就孟节他一个脑袋,他能学会么?袁术看是看得懂,但是记不住,毕竟《孙子兵法》没有《三十六计》那么通俗不?要袁术把孙子兵法解说出来,怕是很困难噢。
第五就是叫来徐晃,去教他们学习兵阵和战法,南中人打仗就跟一盘散沙一样,就光比人多,硬拼。这样一战过后,恢复就是一个大问题了,只有善于利用兵阵,配合兵法,就能以少胜多,节约大量的战争资源。这对于一统南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历时两个月,帮助孟节打理族中诸多事宜,袁术也很累。看着袁术疲劳的模样,融儿也不再想去压榨这夫君的“剩余价值”,琳儿更是炖了一些野味来给袁术补身体。
看到南中的一切都按照自己预先制定好的路线发展,袁术有些欣慰,书院的工匠也已经进入南中地区,一部分准备去指导挖矿,一部分准备去探寻矿源。陷阵营仔细教导那两万孟氏的子弟兵。
一切分拨已定,袁术只等三个月以后,封锁南中这片领土,再离开南中回家去,因为他还想利用剩余的一年时间去一趟扬州,这是袁术早就想好的,先平定五夷,然后争霸,就算再大的损失,也不能演变成后来的“五胡乱华”不?
可偏偏又事与愿违,还没等袁术将下一步的打算预计清楚,新的“麻烦”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