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破巨鹿(第 2/4 页)
深夜,袁术叫來银狐,避开逃亡的黄巾士卒,将“诏书”射入城内……
等到天亮,袁术询问营中投降來的数万俘虏,得知城中情况:
袁术知道,在短时间内接受几十万俘虏还是不可能的,这些需要依靠张燕他们自己去自力更生,继续去打家劫舍,欺负世家大族,战斗中锻炼出來的,才是精兵悍卒,于是,袁术改变策略,围三缺一,这么一來,逃跑的就更多了。
到第四日,袁术从俘虏那里了解到,城中人口已经不足二十万了,有不少人已经饿死。
袁术这才向皇甫嵩请命,叫皇甫坚寿去攻城,舔犊情深,哪个父亲都一样,让皇甫坚寿一人领兵去攻城,皇甫嵩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父子俩一起领三万人攻击东门,袁术领两万人攻击南门。
可是,事情就那么巧,皇甫嵩攻城,张宝亲自领兵抵抗,可是这边袁术攻城,守城的将领看到袁术的平虏将军的大旗,就直接开门投降了,直到袁术走进城门,这才赫然发现,守城的将士每人手中都捧着一份“诏书”……
进入城内,袁术只命一万人去夹击张宝,带着剩下的一万人去收降俘虏,袁术的政策让人打开眼界,士卒们就差沒喊万岁了:遇到投降的直接收下,遇到抵抗的,就留他们一条活路,把他们惊走就行,这不要拼命的政策,谁不高兴啊。
最后,张宝在内外夹击下,绝望地横刀自刎了。
战后统计战果,袁术居然又是零伤亡,获得近万俘虏,而皇甫嵩却付出了近三千人的代价,才获得两万俘虏,不过,城中还有五万來不及逃亡的老弱被皇甫嵩一并收监了。
皇甫嵩虽然奇怪袁术的零伤亡,但是知道有这么多的俘虏和老弱,也懒得去思考了,在城中摆起了庆功宴,这不是皇甫嵩不知居安思危,而是他知道,有袁术在,他沒有什么后顾之忧。
而相对与士卒而言,无疑袁术更得军心,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袁术原本只是想减少自己家兵家将的伤亡,沒想到还有这样“意外”的效果。
随即,皇甫嵩一封捷报发往洛阳,袁术一封书信发往田丰和沮授,叫田丰沮授來接受俘虏,将两座城的俘虏集中到一起,一共7万人,袁术打算先把他们安置在大号山中,然后再一步步往高奴迁移,带走7万人,可不是田丰沮授两个文士轻易能做到的,而现在董卓抗击黄巾不力被革职贬回陇西去了,田丰只好临时召來吕布,领五千狼骑來协助收降俘虏,只不过,这也使得袁术又破费一万金和十万石粮草。
战争终于结束了,皇甫嵩想着早些回家了,可是,事与愿违,数日后,天使至军营,宣读圣谕……
皇甫嵩官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晋封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共八千户,,袁术则回朝了领功,当然,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也回朝另有安置。
看似是赏了,可是皇甫嵩去不想外放为官,而袁术知道,这是张让的鬼主意,分化三老在朝中的根基。
看看皇甫嵩跟霜打的茄子样,袁术乐了:
“恭喜大将军荣升冀州牧。”
可皇甫嵩却欲哭无泪,这不仅是是分化他而已,封他做州牧,是要他治理这个地方啊…
治理一方,不是皇甫嵩的专长,但是皇甫嵩有的是名望,麾下也有擅长文治的官员,事到如今,皇甫嵩只能认命,随即,皇甫嵩麾下一名叫阎忠的文官建议皇甫嵩,为冀州百姓奏请陛下,免除一年的赋税,皇甫嵩觉得建议不错,立即发出奏报。
“老家伙,你免税一年,看你今年吃什么。”袁术知道消息,调侃皇甫嵩道:
“别看你食邑八千户,要知道,今年的收成多用于战乱,大部分都被张角糟蹋了。”
听袁术这么一说,皇甫嵩愣住了,自己确实沒想,只是一时想要增加名望,以便以后的治理,冀州是黄巾之乱的主战场,这里还会有多少粮草呢,当然,历史上的皇甫嵩还是度过了难关,或买或找别人援助,都是有可能的,只是被袁术这么一说破,一时沒有主意……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