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章 南中局势(第 2/3 页)
“众位兄弟,不需如此多礼,术虽中原世家,其实也十分喜好与粗犷豪爽的人打交道。诸位不要多礼。此外,术有一更好的吃法,兄弟们一起来试试吧。”
见到众人都不反对,袁术叫来高顺四虎,一起进来做火锅吃……
稍后,放好调料,袁术就开始吃起来。几人围上来,大声呼喝着,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一边大口的吃着肉食,袁术一边询问着孟起的一些现实情况。旁边两年轻人不是很懂汉语,只是偶尔插一两句。孟节这时却不多话了。孟起说完,长叹一声,没了胃口。
通过交谈,袁术了解到一些情况,可以说,现在孟起这一族正是在夹缝中生存。孟氏一族在南中算一个比较大一点的部族了,全族近十万人口,而孟起一族就有四万余人。只是这一族却是一个旁支。几年前,与周围部族交战时,孟起身先士卒,带领族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对于这样一个越来越壮大的旁支,立即就遭到了嫡系的排挤,嫡系就联合其他两个旁支一起排挤孟起,那三族虽然不大,但联合起来也有近六万人,实力和伦理上的限制,孟起被安排在一个与敌族最近的地方,以此来防备敌族。而孟节在这时也对族里提出了一个新的战争策略,就是联合周围的小部落,来实现统一南中的抱负。而这一先进的战争理念,却遭到了其他部族的一致反对。甚至直接孤立孟起。在这样一个尴尬境地,本族有事基本不管孟起,而一旦交战,孟起将是第一个与敌人发生冲突的部族,只要其余三族不理,那就等于是看着孟起被消灭。而嫡系的巫师也从来不来帮助孟起,就在孟氏难产时,孟起就有准备对嫡系低头的想法了,只有那样,或许能救回孩子。面对这样一个情况,孟节就想到了去中原寻求力量或保护,只是,没人愿意理睬孟节。可以想想,孟起只是许多部落中的一个旁支,对中原任何一个家族或势力都没有用,自然没人理睬。正好遇到了袁术来南中寻找人才,孟节就抱着到中原学习中原知识的想法,一起来到了袁术的南阳书院。可是只要要他喂养畜生,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故事。
听到这些,袁术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于是又问周边的一些情况。原来袁术路过的那个银矿山也是一个部落,不过这个部落只是依靠银矿山生存的一个小族。人口三万人左右,在原始森林旁边还有一个依靠捕鱼为生的小族,也只有三万余人。两个部族每到冬季也会因为一些粮食问题发生一些冲突。至于今年没有发生战斗,正是年前,袁术送来几万石粮食,所以,孟起为了不必要的战争,就分给了其他两个部族一半。并暂时定下了三年不交战的盟约。也正是希望以三年的时间,孟节有办法能节制两个部族。可以说,这只是暂时的安宁。如果不打破这个僵局,那么就有可能一辈子都在这里老死。
袁术想了想,这真的是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啊。袁术也感觉到棘手了,这不也是一个小三国的关系么?两个小部族一旦联合,那就有可能颠覆孟起。而孟氏三族也不会支持孟起,这样一来,只有孟起低头才能生存。然而,要让自己用生命拼来的胜利果实与不劳而获的人或是酒囊饭袋一起去分享,确实不甘心啊。换做袁术自己,他也不会做这样的想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袁术也就是这样的性格。
话谈到这里,袁术知道,孟起当然是希望自己能带上几千上万人来帮助他,灭掉其他两个敌族,这样孟起一族就是占本族最多人口的一个旁支,甚至整体力量会超过其他三族联合的力量。可是,这不是一个好办法。首先,袁术没有这么多人,其次,那样帮一次也只有一次。袁术要教会他们怎么去征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可是,以目前的情况还真有点棘手。袁术告辞出门,去寻找两位谋士。孟起四人面面相觑……
正要出门,只听屋外有人报告,孟起嘴巴里哼了一声,袁术猜想应该是有客人到来,而且比较重要,于是有留下来看一看的想法,毕竟,刚才孟起没有提到还有怎么重要的朋友。正想着,只听孟起道:
“将军留步。此间还有一重要客人,忘记介绍了。此人是年前征战时的一个盟友,只是比较弱小一些而已,所以,刚才就没有对将军提起了。”
“哦。其实有一个盟友就是一股力量,不在乎多大,今天你我结成盟友,而我带来的只有数百人而已。但是,我一定会帮你的。只是还请族长告知此盟友的情况!”
“年前征战之时,有几个部落联合,所以取得胜利。后来,节儿就提出了联合各部统一南中的策略,结果,族老们以小帮太贪婪为由,拒绝了节儿的想法。最后不得已,解散了联盟。而此人就是一小部落首领,不过此部落女人较多,所以,南中人更加看不起这个部落,不过起发现,这个部落虽是女人较多,却一个个不逊男人,勇猛也不下于我族中壮士,所以战争中就定下了你们中原所说的‘和亲’。 不过只是族中只有二万余人,能拿武器作战的也只有二千余人。”实力实在太小了。
正说话间,房链掀起,进来一道靓影,袁术看去,只见来人一身火红,头带羽冠,插着三根漂亮的野鸡翎,脖子,手腕,腰际,脚上一串银铃配饰,身穿银色轻甲,手持一古怪兵器,胸前插着飞刀。尽管是南中地区,肤色并不显得很黑,只是一种略带黄色的健康色。然而这些都不是让袁术吃惊的地方,此人更是浓眉大眼,唇红齿白,只是嘴唇比一般女子略宽。全身上下透着一股野蛮和强势的气息,甚至,身体的有些地方更是野蛮的雄起……袁术都有些看得呆了:
“南中鄙夷女子祝融氏拜见汉朝大将军!”说着行一个豪爽大礼。声音不是那种娇小玲珑型的。粗狂而有磁性的男中音在袁术耳边想起,这让袁术想起自己“初恋”女孩的声音,当年袁术的“初恋”就是从那个女孩子的声音开始的,说是“初恋”,其实袁术那时不大,只是懵懂的喜欢那个女孩子……于是袁术更加陶醉,由此可以判断,此人必是女子无疑,不过,雄浑的重低音将袁术唤回……不能失礼不?这会琳儿可不在身边啊。
“大人谬赞,不敢妄称大将军。汉平虏将军,宛城候,宛城令见过祝融大人。”这时的袁术忽然意识到三个问题:其一就是此女也会说汉语。其二就是,孟获的老婆不就是祝融夫人么?眼前的祝融年纪不大,应该不足二十。可孟获才出来啊?以后怎么配?其三就是这里的女子叫祝融大人,而不是祝融夫人。难道又是后世或是“罗白痴”的“笔误”?想着这些,袁术忽然想起自己不会南中礼节,不过好在袁术有急智,萌萌地学着祝融大人的样子回礼。
结果,引来祝融有一个哈哈大笑,袁术急视,只见人家脸上一份戏谑,九分豪爽,不像嘲弄袁术,但应该是自己闹出笑话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