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809章 你来画院上班吧(第 1/2 页)

    潘老先生,和云墨,都变得认真起来。

    云墨本以为,吴良是个来拍卖会拍照发朋友圈装逼的小年轻。

    可是,等他听了几句吴良较为深刻的解析之后,感觉有些在意料之外。吴良继续讲道:“梁楷以简略的‘减笔’画法著名,这种减笔画法,简之为简,神完气存。而李白当然也很了不起,他的诗歌想象力丰富,语言平中见奇,跳跃感很强,读时朗朗上口,思时绵绵不尽,李白的

    语言词汇喷薄而出,不可断绝,可谓诗中仙人。所以,梁楷画李白,手下运笔之时,心中必定心有灵犀!”

    潘老越听越有味道,他双眼眯的更加紧了。

    “小伙子,你能具体讲讲,李白与梁楷,怎么个心有灵犀?梁楷是如何与李白产生共鸣的?”吴良从容冷静的回应道:“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满纸清气,梁楷这个人,之前也曾不得志,但与很多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不同,他选择摒弃俗世,放飞自我,而不是终生郁郁寡欢。而李太白虽不世之才,也难免落个不得志的境遇,所以才有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样的千古名句,历史淘汰掉沙砾之后,总是会记住那些得到清静之气的人,梁楷、李白都抛弃了富贵荣华,分别给后世留下了艺术和文化的瑰宝,这两人境遇有相似之处,最终都选择跳出世俗,将一身才气,发挥在文化艺术的领域,我想这才是梁楷最能与李白产生共鸣的地方,也正是因为如此,梁楷寥寥几笔勾勒,才能把李白塑

    造的那么传神。”

    潘老似乎听得入迷,眯着双眼,在思考和回味刚才吴良所说的那些话。

    “小伙子,简笔并不是梁楷的先例,为什么那么多古人也作简笔画,而梁楷却能脱颖而出呢?仅仅是因为他画了李白吗?”“当然不是,画李白并不是关键,梁楷的简笔,确实超出了简笔人物画的藩篱,以高度概括的两条墨线,就完成了人物造型的建构,以及人物精神的传递,让形和神在同一个整体中完全融合,不可分割。所

    以使画中的李白显得神采飞动,洒脱自如,真可谓滴仙人!”

    吴良拥有鉴宝术,鉴定一件古玩字画,所有资料,都会在脑中显示。

    别说对这幅《李白行吟图》进行赏析了,就连梁楷在作画时的幕后故事,吴良都能讲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甚至连史书不能记载过的事件,他也知道。潘老先生点点头,又说:“说完了线条,再讲讲着墨吧,墨色的运用,明暗对比,也是国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技艺,真正的国画高手,一张宣纸,一支笔,几滴墨,晕染开来,便能作成一幅颇有意境的山水

    画,小伙子,你认为梁楷这幅画的着墨,有何特点?”吴良站在梁楷这幅《李白行吟图》前,缓缓道来:“画中的李白造像,着墨黑白分明,浓淡相和,轻重相较,所以使得墨色宛如跳动的音乐符号,能让人感受韵律的活跃,又宛如清泉汩汩而出,在草丛、石块之间蜿蜒跳跃,或者叮咚如古琴鸣松,或者哗哗如儿童喧笑,圆浑有力的墨线的运用,完全可以体会出梁楷作画之时,那不可被抑止的感情冲动,宛如火山之将爆发,洪水之将溃坝,狂放的抱负在冲击

    规则的束缚,不屈的志向在挑战肉体的感受……”

    吴良赏析起来,滔滔不绝,但也并没有跟背课文一样,他说的有条不紊,思路清晰。

    关键是,他所说的,句句鞭辟入里。

    吴良讲的好,潘老先生听的也好。

    云墨脸色凝重,他感觉的出来,这次可能碰到了硬茬子,有些不好收场。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剑啸灵霄 飞剑问道 仙逆 大夏文圣 谋局 玄鉴仙族 不朽凡人 志怪书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中州录 仙父 诸天长生从笑傲开始 冰河洗剑录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星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