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离开驿站(第 2/3 页)
因为这里离青云府实在是有些近,所以李祥云作为知府,就好好地摆了个款,发了下官威,让驿站里的人好好照看着一行人,但也在那日下午就冒雨离去了。
至于他们回去之后是去做什么,大家是都想不到了。李祥云却是先回了府中处理了这几日的事务,然后奔赴州城去见刘明旭了。他要把自己对薛景砚的认知告诉刘明旭。
薛景砚既然已经到了沐州,还要去二龙山,所以事先先通个气,还是必要的。
至于连续不断的雨,在沐州这个南方,他们已经有些习惯了,沐字还带了水字边呢。上次沐州发大水好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这几年来也一直都加固了江堤,所以他们并不怎么担心。
大夏朝的官场也是跟前朝类似的,官员本身并不是出自本州,而是从外州直接任命过来的,本就对沐州事物不大熟悉,任期也是三到六年左右。这么多年来,都相安无事,也就不关注这方面了。当然,或许也是有的,但是却不能让做决定的人预见以后发生的事,然后提早做好防洪准备。
而薛景砚到来,其实是为了国库拨给沐州兴建水利的银子。他早听闻,沐州官场不干净,这一次他身负任命,但是也并没有把这当成一件太大的事。因为他还是对大夏的官员抱着幻想,觉得就算他们真的昧下了一些银两,但想来实事也会做一些的。
当大家都抱着不会发生什么事的想法时,往往最后的结果就分外令人震惊。
但这时,一切都还未发生,只有这连续不断地雨为接下来沐州百姓的悲苦生活揭开了序幕。
看薛景砚一行不像他们一样要匆匆忙忙赶路的样子,李祥云也没自找没趣地问他们要不要同行,反正那么多人也就陆陆续续地就走光了。
驿站里留宿的人本就不多,驿站的本就只有官府中人能住,不管是忙着上任的,还是忙着带着银子还乡的,也最多待个两天就走了。倒是难得享受了几天的静谧时光,但这种日子过久了也是不爽的。
驿站一楼里前几日就都进了水,虽然只有小小的一层,但是下来会沾湿鞋子,所以渐渐地薛景砚几人都不怎么下楼了。
此时薛景砚听了朱颜的话,看了依旧连绵不断的大雨,心里也有些觉得不正常。是个人都知道,雨水多了,超过湖泊的蓄水能力,就有可能引发山洪。本来南方夏季多水,是比较正常的,因此薛景砚之前也没觉得这情况有多不正常。
楼下的小吏也开始时不时抱怨了,说是送菜的老头这几日都不大愿意来了,就算来了,蔬菜也比较少。而且雨一直这样下,出去买点东西都不方便,等到轮休去看婆娘的时候,这雨还是这么大,可怎么办……
边上的人就打趣他,看什么婆娘啊,谁不知道他婆娘在青云府的娘家,有四五日的路程,还不是拿着银子去送给了相好的。
楼下的人在说话,薛景砚立在二楼的栏杆边上皱了皱眉。
可是,情况并没有好转。第二日醒来,大家发现,水更是漫过了楼梯的一阶。这水,是越来越多了。有几个仆役正在几个小吏的指使下用脸盆把水舀出去。
薛景砚当机立断,吩咐了四个侍卫准备好行李,自己亲自去跟朱颜去说。
“小颜,走,我们离开这里。恐怕这雨还要继续下,我有些担心。”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