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赶集(第 2/3 页)
朱颜抬头望了望天,想要咒骂一句,想了想还是算了。
这个时辰比起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来说已经是不早了,他们从早上天还未亮的时候已经到巷子另一头的东南角,摆放好自己准备要卖的东西。
青柏巷的这块地头离江阳镇的东门不远,最开始是从东边进来的卖货郎为了歇个脚,把自己的货担放了下来,就有几个人上来采买些针头线脑。路过的摊贩也有样学样,于是这一块就渐渐成了江阳镇东边交易小东西、菜蔬的地区。官府得知了这件事,索性专门划了一个区域,明文规定,每旬三、六、九可以在这边设摊,每逢集会自有镇中宿老携官府衙役维持秩序。
江阳镇委实算不上是个繁华的镇,它隶属于大夏朝梁州江骊郡马头县,江骊郡就不是个人多的,下辖有两百万人口都算多了。上次大饥荒至现在也不过五十年,那个时候就有许多人拖家带口地搬到江东郡去。经济与民生这么多年来也没什么改善。
这任的县老爷也是够用心了,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马头镇的情况也就比前几年好了一点点。就这一点点,也让许多人对县老爷喜欢的很了。
因为青柏巷来来往往的人较多,官府中人牵头,众人筹款出力,用齐整的青色大方石铺平了地面。不像多年以前,出去走动几下,脚上便都是尘土。
接下来朱颜没有再和他人说话,因为越靠近东北角,人就越多,她要护着自己手里的篮子不要被人碰翻。
但就算只是看着这熟悉的场景,松软的布鞋踩在青石板上,一股雀跃就涌上她的心头。
朱颜前世活到了七十岁,在古代已经很是不得了了,该有的都有了,她觉得已经没什么遗憾了,而如今再看到这些风景,才发现,原来她还是非常怀念这一段和朱姥姥,乡亲们在一起的安逸时光的。
这是朱家祖辈一直奋斗的地方,就是有了他们的努力才有了如今青柏巷中的小家。
朱颜这一刻决定,再也不像前世一样,孜孜以求离开这里了。
外面的世界固然繁华美好,可是朱颜都已经尝过了,已经够了。
她如今不是刚刚穿越过来的朱颜,习惯了现世的繁华,也想领略一下大夏朝的风貌,于是在后来便宜爹派人来接她的时候去了京城。那倒霉催的陆大郎,也是当时不知道究竟,在朱姥姥去世之后被那个看起来还算和善的男人说动,以为他对没有赡养娘亲很是愧疚,如今只有好好抚养朱颜才对得起娘。
对得起个毛线!
去到京城就是个悲剧!
朱颜想起那个便宜爹,恨得是牙痒痒。她没朱颜八岁之前的记忆,不晓得以前吃的苦,也是因为第一世还是个高中生,对社会对人的经验不足,因此这么容易就轻信了人。
她重生回来已经三个月了,这三个月里,她已经很少想起第一世和第二世的事情,更多的是珍惜现在。
朱姥姥的大限确实到了,朱颜只能尽力让奶奶过得舒服一点。
好不容易找了个空地,朱颜放下了手里拿着的篮子,篮子上蒙了一层布,她把布掀开,一股子香味渐渐蔓延开来。周围的人闻着味道渐渐地围了过来。
朱颜吆喝道:“麻花麻花,只要四文钱一根。”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