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87回、停橹收帆江自流,舟行山泊敬亭幽(第 4/4 页)

    火炽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谁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吟诗声隐约传来很飘渺,但以梅振衣的耳力当然听听得清清楚楚,此时恰有几只鸥鹭从江上飞过。此诗好意境。作诗之人好才情,凡人说话不带仙家妙语声闻,其中有几句他没有理解地太明白。梅振衣也来了兴趣,抱拳传音道:“前方舟中雅客,能否有缘一叙?”

    前舟中有一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端着杯子喝酒吟诗,身边还有一群宴妓抚琴添趣,忽闻船后传来梅振衣的声音。就像在耳边打招呼。男子赶紧起身挑帘走到船头,只见后方追上来一艘华贵无比的大舫船,一看就是公候世家所乘之物。船夫操舟极为娴熟,片刻间已经靠到了这艘舫船的旁边,船头相隔不过四尺远稳稳的于江中并行。

    那边船头站着一位青年男子,三缕长髯形容俊朗,一身道人的打扮。在开元年间,贵族子弟出游着道装并不少见。甚至是一种社会休闲时尚。就连这边舟中的中年男子也身着类似道袍地长襟大袖衣,所以这身打扮也不算很特异。

    中年男子一见这艘船与船头站地道人。就知这对方来历不凡,绝对是一位很有家势背景的贵胄子弟,他有点矜持地淡淡一笑拱手道:“襄阳孟山人浩然有礼了!行舟弦歌闲赋,忽闻雅意之声,请问来者是谁?”

    襄阳孟山人浩然?他不就是孟浩然吗!与王维齐名的田园诗大家,别说千年以后,如今已颇有才名,大唐诗风为千古最盛,梅振衣当然听说过他。

    “先生自称孟山人,我姓梅,就叫我梅山人吧。舟中听闻先生之诗,感意境悠然,特奉送芜州美酒老春黄一坛,特产菜肴一席,添饮吟雅趣,不请自来望孟兄莫要嫌我烦扰。”古人自称山人有多种含义,可指修仙之人,也可能是自谦没有官职在身。

    说着话梅振衣纵身一跃已经跳到了孟浩然地船头,左手托着一坛酒,右手提着一个朱漆食盒。孟浩然眼睛一花,对方就已经上船了,看来这位梅山人还精通武功,刚才没见他手里有东西,想必是没看清楚。

    来客姓梅,此地是芜州,再看看对方那艘船的气派,一定是南鲁公府的子弟了。孟浩然前年曾行游长安,听说过南鲁公出于芜州梅氏。他本以为对方会请他过去,没想到梅山人自己跳过来了,还带着酒菜,微微有些意外。

    “山人既有雅性,若不嫌此舟寒微,请到舱中一叙。”孟浩然挥袖挑帘,一副清高之态,将梅振衣迎进了船舱。命宴妓重新摆席,换上梅振衣带来的酒菜,两人对座饮酒闲谈。

    “方才闻孟兄吟到‘山泊敬亭幽’一句,知为即兴之作,才情令人佩服。但诗中‘火炽梅根冶’何解?‘石逢罗刹碍’又何指?恕在下学识浅薄不能尽然领会,请指教。”古人吟诗有时用典太过生僻,旁人还真不好理解,梅振衣刚才没听明白地就是这两句,当面向孟浩然请教。

    孟浩然已有几分醉意,听梅振衣这么问,略带自得之色解说了一番:梅根当然不是梅树的根,是九华山下一处地名,火炽形容炉火旺盛,那里是自古产铜冶铜之地,孟浩然不久前行游经过。此句‘火炽梅根冶’,与下句‘烟迷杨叶洲’成联。

    至于‘石逢罗刹碍’,梅振衣每个字都听懂了,就是不明白何指?罗刹为梵文罗叉娑的简译,也可指代恶人恶事,这青漪江上哪来恶石挡航道?这么一问孟浩然的话就多了,甚至带醉扯到了远在长安的天子李隆基。

    听言知意,孟浩然说话自然文雅清高,但梅振衣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理解的比原话更清楚——

    话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早年一直在鹿门山中以隐逸之士自居,每日于田园看着僮仆弄田桑,无事读读书、写写诗、钓钓鱼、喝喝酒、泡泡妞,常自比渭水垂钓姜子牙与躬耕南阳的诸葛孔明。

    就这样一直“隐居”到四十岁,再也“隐”不下去了,因为他发现自己这样成不了姜尚与孔明,也没有文王与刘备来请他。于是在前年(大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孟浩然离开鹿门山应进士举不第,随后在长安四处献诗结交名士,倒也名动一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剑啸灵霄 飞剑问道 仙逆 大夏文圣 谋局 玄鉴仙族 不朽凡人 志怪书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中州录 仙父 诸天长生从笑傲开始 冰河洗剑录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星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