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15回、菩萨听评书打赏,坛上半吊子福音(第 3/4 页)

    但是从旁观者地角度,景教这个流派虽然与如今的天主教派有所区别,但其教义内核并未改变,仍然是上帝是唯一的神,信我者得永生,听从基督的感召得到救赎,罪恶者将受到地狱的惩罚。至少在“上帝”眼中,其信仰没有实质差别。

    周武年间,景教在各州立寺,自然也来到了芜州。建寺不仅得有地还得有钱,和尚可以化缘,景教僧就搞募捐。想要老百姓信奉并愿意掏钱,首先要传教布道,入乡随俗也称为景教法会。这一段时间芜州城中的景教法会很热闹,很多老百姓都跑去看稀奇,还有很多小商小贩挑着担子推着小车去附近做生意。

    这些小商小贩中也有卖水果的,其中还有一位秀美端庄的关小姐。

    景福寺地道场在芜州城地西北角,一片高坡空地上,这一天梅振衣与知焰也换上便装,混在老百姓中来观看景教法会。他们一眼就看见会场外摆摊卖水果的关小姐,水果摊后面还站了一个少年,神色淡然看着临时搭起来地宣讲台。

    这少年就是仙童清风,他没说话,但能猜到私下里也许与关小姐以神念在交流。梅振衣看到他们微微有些意外,金仙与菩萨也有闲情逸致凑这个热闹?想想也正常,梅振衣与知焰不也来了吗?况且这就和江湖人的“争棚”一样,在芜州立道场的观自在菩萨不可能不来看看对方是些什么人。

    人群中还站着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大汉,竟然是船夫韦昙。再往周围仔细打量。梅振衣发现还有好几位是自己的神识不能轻易窥探的,他以前都没见过,看来各路高人来地不少啊。

    这么多高人来参加一次并不算很起眼的布道法会,看来这登坛讲话之人应该相当了不得,说不定有惊天动地的修为神通。梅振衣正在暗自思量,听见台上锣鼓响,这是法会即将开始的信号,台下的百姓都安静下来。有人还在做合手顶礼状。

    “无欲无动,则无求无为;无求无为,则能清能净;能清能净,则能悟能证;能悟能证,则遍照遍明;遍照遍明,是安住乐缘。”讲台周围有十余名景教徒开始诵经,按法会的仪式,这是迎接讲法之人登坛的垫场经文。

    梅振衣听了之后却有些犯迷糊。想起了当年何仙姑登坛作法时念的“东请东方朔,西请西方朔”这一类滑稽地“咒语”。

    此时景教徒念的这一段经文,与梅振衣所了解的《圣经》以及相关的基督教经义扯不上什么关系,听字句倒有些像改编道家的《道德经》,又有些似乎是借自佛家的《金刚顶经》、《大光明经》。他略一思索。也就释然而笑了。

    这不是什么真正的严肃经文,只是一种江湖手段,编纂这样一段经文念出来,似乎融合了佛道两家的经义。普通老百姓平时有所耳闻但却似懂非懂,很能糊弄人,气氛显得高深莫测,让人不自觉中肃然起敬。——江湖手段就是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在一片神秘肃穆地气氛下,布道之人登台宣讲了,这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国字脸五官周正身材也很挺拔。穿着镶边长袍胸前挂着锦绣丝绦,看上去神气活现还有几分威仪。梅振衣看见此人微微吃了一惊,不由自主与知焰对望一眼。

    他们不认识这个人,这倒没什么奇怪的,关键是这个人在神识中察看不出任何一丝异处,这与他见到清风、观自在这种金仙、菩萨的感觉都不太一样。梅振衣的神识无法窥探清风,只要清风收敛神气,他甚至都感应不到清风地存在。看见了这个人。也无法察觉到他的神气波动。

    但台上这位男子,梅振衣的神识可以扫过他。对方就站在那里,你看不出任何与普通人有区别的地方,察觉不到任何特异之处与破绽。如果在别地地方遇见他,是不会引起自己特别的留意与警觉的。这人的修为难道比清风还要高,已经到了彻底道法自然的境界?连自己的都察觉不出任何异状?

    看知焰的眼神,与梅振衣完全是一样的反应,她也没看出台上之人地任何异常。

    这时提溜转从人群中钻了过来,以神念道:“梅公子,我打听出来了,今天主讲法会的其实就是芜州当地人,他姓江……”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飞剑问道 剑来 大夏文圣 中州录 谋局 仙逆 最强兵王混花都 武圣! 过河卒 灵显真君 修真门派掌门路 我有一卷黄庭经 魔天 不朽凡人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有种后宫叫德妃 妙医圣手叶皓轩 我在聊斋当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