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57回、仙境千年生乱象,人间自有清明时(第 3/4 页)

    清风:“镇元子有大宏愿。当然更忙更急,如今闻醉山弟子众多良莠不齐,也不能说与镇元子的做法无关,只可惜我们走了,掌门乔散人今后一定很头疼。”

    明月:“镇元子没有把话交代清楚就回万寿山仙界了。于是有了我们遇到的这些麻烦。清风哥哥善推演,在闻醉山收走灵药时,就明知将有什么遭遇是不是?”

    清风点头:“乔散人明知说出那句话会发生什么,还是要说除非我踩在他的身上才能离去。我明知在昆仑仙境会有什么遭遇。还是要收走闻醉山灵药。而你呢,明知随我而去的麻烦,还是要跟着我。”

    明月:“清风哥哥,你错了,我就是想随你离开,没想过什么麻烦。”

    清风看着她摇头而笑:“如今我们很难在昆仑仙境清静容身了,该去哪里?”

    明月:“我知道清风哥哥要去人世间,去就去呗。不必问我。”

    清风抬头看天叹了一口气道:“人世间刚刚由战乱回归平定,而昆仑仙境看似千年祥和却亦有乱象,仙界恐也不得太平了,这种事我也无法推演,不知应劫而生者与应劫而灭者是何人?”

    大唐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横断山,大庾岭。

    有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戴着帽子身着便衣,穿山越岭一路走来面露倦色。在大庾岭上解下包袱席地而坐稍事休息。虽然在山野之中、疲倦之时。他的身姿也自然而然不见一丝偏斜。

    年轻人刚坐下不久,就听见来处山路上传来急匆匆地脚步声。他叹息一声站起身来,只见山道上赶来一位身材魁梧壮硕的僧人,手中还拎着一把明晃晃的戒刀。年轻人于路中合什道:“惠明师兄,何苦追逼数百里到此?”

    那叫惠明的僧人以刀相指道:“惠能,木棉袈裟何在?”

    原来这年轻人叫惠能,与后面赶来的和尚惠明都曾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门下,惠明早已剃度受牒,而惠能只是寺中一个打理杂役的行者。不久前,弘忍召开法会,嘱门下弟子各个颂一偈抒己见,以定禅宗六世法嗣,其形式类似道家“口占仙缘”的考教。

    上座大弟子神秀颂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弘忍认为其尚未堪破佛法根本门径,恰在此时,寺中舂米地行者惠能也颂了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认为惠能所颂更合禅家空无之道,因此秘传心法于惠能,并将一部《金刚经》和一件木棉袈裟传给了他,吩咐道:“惟传本体、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莫传、今后佛法、由汝大行。”

    那一件木棉袈裟非同小可。据说在灵山法会上佛祖拈花、迦叶微笑,释迦牟尼将正法眼藏传于迦叶,同时传了木棉袈裟为禅宗信衣。梁武帝时达摩祖师西来在嵩山少林寺开创了中土禅宗,木棉袈裟一直传到五祖弘忍手中。它不仅是佛祖在人间亲传地佛门至宝,也是禅宗法嗣的象征。

    惠能悄然离去三天后,弘忍才宣布此事,门下弟子一片哗然。争夺这件袈裟其实对开悟正法无益。但世上就有那些不开悟地僧人要来抢夺,因为拥有它所象征的身份有莫大地名利,就算不为名利,为了贪求佛门果位,也会有人来抢。

    这也是因为得到袈裟的惠能身份地位过于卑微了,他连字都不识,也不是已受度牒地正式僧人,弘忍门下许多弟子心有不甘。

    惠明身强体壮有一身过人的武艺。出家前曾为三品云麾将军,他地脚程最快也最擅追踪,第一个在大庾岭追上了惠能,持刀逼问木棉袈裟下落。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大夏文圣 飞剑问道 仙逆 最强兵王混花都 谋局 神秘复苏 不朽凡人 洪荒:截教副教主 中州录 过河卒 乡野超级仙农 志怪书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仙父 我师叔是林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