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85回、昨夜漫山花梦绽,可怜春来人未还(第 2/3 页)

    梅振衣在灵台中推演,同席的月明、风清却很意外地问道:“道友欲炼制九转紫金丹,竟然不是为自身修行所用,而是为了救人,这与我太乙门的祖师爷当年之举差不多,不知你要救的是何人?”

    “洛阳牡丹花神,她叫白牡丹。”梅振衣答话的同时还在灵台中推演,说出“白牡丹”三个字。忽然神识一动,灵台推演定境全部散灭,没来由的有了一种非常不妙的感觉,有一个念头似是凭空钻入脑海——白牡丹出事了。

    说话的好端端地,梅振衣脸色突然就变了,一手抚额一手扶着桌子站了起来。众人都注意到梅振衣地变化,知焰扶着他问道:“振衣,你到底怎么了?”

    “灵觉有感。白牡丹情况不妙!”梅振衣喘了一口气答道。修为有了推演之能,往往遇事之时灵台中有自然地感应,称为仙家灵觉。

    这种仙家灵觉不是无所不能,受到很多限制,同时还要机缘巧合。比如对其他人的莫名感应,必须是你很熟悉,并且是能够牵扯心念地人。梅振衣对白牡丹不能算很熟悉,但对付小青却是再熟悉不过了。白牡丹绝对能牵扯他的心念。

    他来昆仑仙境采药就是因为白牡丹落难,此时提起白牡丹,机缘巧合以致灵觉忽动,觉得白牡丹出事了。这种感觉很难形容,也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就是一种朦胧的感应。

    知焰:“既然如此,我们速回人世间,到洛阳一看究竟。”

    白牡丹假如真的出事了,还真不是时候。波若罗摩花要在两年后才能开放,梅振衣尚未炼成九转紫金丹啊!

    上次他见过白牡丹,虽然衰弱已极,自身修行无回天之力,但是在清静小园中尚可藏身。有玉骨扇与紫石芝,五年之内应该没什么大凶险,所以梅振衣才会想到炼制九转紫金丹相救,移换炉鼎让她从花丛中脱身。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梅振衣历苦海初成地仙,采到了千年夜明砂收服十大妖王,接着找到了波若罗摩,又巧遇九灵元圣讲解丹方,运气简直好到了极点。但白牡丹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事,真有些乐极生悲之感,具体是怎么回事还不清楚,要赶去洛阳了解究竟。

    梅振衣与知焰说走就走并未耽误。临行前给龙空山十大妖王写了一份请帖。邀请他们速来乾元山听闻九灵元圣金仙法会,并叮嘱若干行止注意事项。莫与其他昆仑修士起不必要地冲突。

    他们将阿斑暂且留下,吩咐道:“阿斑,你要听元圣大老爷与风清、月明两位仙长的话,不要调皮闯祸,守好波若罗摩花,我们办完事就回来接你。”然后就匆匆离开了乾元山赶往瑶池,穿越昆仑仙境结界门户回到人世间,飞天往洛阳而去。

    这一路行游历练,来时是那么悠闲从容,去时又是如此匆忙急切。

    人世间已是大唐载初二年(公元690年),梅振衣离家行游之后,洛阳发生了很多事。

    去年的时候,有一位僧人法明杜撰《大云经》四卷,经中称武后为弥勒出世,当为阎浮提主。所谓“阎浮提”是梵语,含义很广,可引申为“美好人间”之意,所谓“阎浮提主”,就是指代人间帝王之意。武后非常高兴,下令颁行天下,长安与洛阳皆建寺珍藏。

    接着侍御史傅游艺又邀集关中百姓近千人,搞出一份联名上书,呼吁武后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周。武后驳回上书,却升了傅游艺的官。

    这样一来朝野内外就热闹了,百官宗亲、四方属国、各大士族,还有僧人、道士,总计六万余人再次上书,“强烈要求”武后从傅游艺所请,竟呈逼宫之势,武后既不恼怒也不恩准。

    武后崇佛天下皆知,僧人上书也就罢了,道士们凑什么热闹?这叫识时务见风使舵。和尚道士未必就是守望、钟离这种修行高人,混个身份享受供奉待遇的俗人有的是,远比真正的修士多得多。唐代有冯小宝这等淫僧,现代也有梅正乾这种只会骗钱花的江湖道人。

    其实大家看得都很清楚,朝野内外虽热闹,独缺一个人地上表,那就是当今皇帝李旦。自古虽有退位与禅让之说,但都是父让位于子、君禅位于臣,可是儿子将皇位让给母亲,千古以来闻所未闻,既不是退位也不是禅让,除非是造反,否则无先例礼法可参照。

    转过年来。皇上李旦过二十九岁生辰,于离宫设宴,群臣按礼到贺,这才有机会见到幽居的皇帝。席间就有人直言不讳,提醒皇上也去劝武后从傅游艺所请,以顺应天意民情云云。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飞剑问道 剑啸灵霄 仙逆 大夏文圣 谋局 玄鉴仙族 不朽凡人 志怪书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武圣!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仙父 中州录 冰河洗剑录 诸天长生从笑傲开始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星戒 过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