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75回、跺地脉八方不动,锁灵枢江山永固(第 1/4 页)

    275回、跺地脉八方不动,锁灵枢江山永固

    钟离权捻了捻胡须:“梅振衣将入山面壁反省,不能见外客。嗯,你也不算外客,随我来吧。”他将绿雪带入了三山洞天。

    绿雪带来消息很令人吃惊——善无畏临走前跺的那一脚,斩尽了一身修行法力。

    假如你有千斤之力,一次力举千斤,往后便再无力量了吗?这不不可能。但也可能会累了或者身体有损伤,需要休息恢复。或者总是有一种力量与你僵持,在你一点点削去这股力量的同时,没有余力做别的事,清风仙童如今的状况与此类似。

    斩尽法力又是另外一种情况,类似于斩化身之法,但斩出来的不是化身而是修行法力,因特殊目的与特殊的对象融合。善无畏那一跺脚,斩出了这一世之身九十余年所有的修行法力,全部散入九连山地脉中与新立的双塔融合,相等于不动明王历世寄身白来人间这一场。

    九十余年的修行法力究竟有多强?这说不准,有的小妖修行上百年,法力仍然低微,而梅振衣修行五十余年,法力之强悍、手段之高超已远胜一般的仙人,至于善无畏这一世的修行法力,当然非同小可。

    这么做有一个后果——借助那两座塔,镇住了整条九连山龙脉的地气。这两座塔基点的位置非常准,就在这条龙脉出敬亭入平原之处,如两根钉子锁住了龙肩,形成龙顿于地的格局。更巧妙的是,它利用了整条龙脉上所有的灵枢变化。

    青漪湖中地气灵根升腾处,有三山洞天收拢;敬亭山蛟龙入海灵枢变化处,有清风借山神道场建立的金仙洞府汇聚;从往前的龙项入地处,有九林禅院宣泄化转精微。小小九连山地脉,是人间罕见的完整龙脉。又被这么多不可思议地高人动了这些手脚,隐然已成灵气汇聚的中枢,与天下根本龙脉昆仑群山一体相应。

    插述一个问题,庆教寺门前的无顶双塔每座七层四面,塔上一共开有多少门?四七二十八,双塔应该是五十六道门,错,实际上是五十四道门。少了两个。因为落于塔基上的东塔第一层没有东门,西塔第一层没有西门,图样就是这样设计的。

    梅振衣也精通风水运数、地气堪舆,如今已不亚于世上任何一位风水大师,当他与善无畏演法,神念中收到那两座塔的图样,再一看塔基,就明白双塔建成会形成什么风水局?在历代各种风水局中。它有个很特别的名称——八方不动江山永固局。

    这种风水局只现于典籍记载,天下从来没有见到过,没想到在芜州这个特殊的场合出现了。

    环境本身会对有关地人与事产生各种微妙的影响,风水并非是无稽之谈,其中有很深的学问与讲究。但是指望一个风水局去保证“江山永固”。纯粹是痴心妄想,这一局真正的蕴意与江山永固是两码事。可是很多俗人偏偏就信这些,或者另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尤其对于帝王家而言。(作者注:相关内容的描述请参照本书030回。)

    这一风水局的出现。真正的作用等于将整条九连山地脉的灵枢运转给锁住了,无法再有变化,各道场灵气不受影响,但灵枢无法继续移转。举个不太恰当地例子,已建成的青漪三山不会有损,但若梅振衣事先没有建成,此刻也无法再凿建洞天,当然也不会再出庆教寺一类的乱子与冲突。

    之所以说这个例子不太恰当。是因为这个风水局是在九连山龙脉目前的基础上形成的,若没有青漪三山与神木林,也不能成这一局。更恰当地例子,再比如原本龙脉尽头“地眼”所在的菁芜山庄,往后还可以居住以利休养生息,但却无法凿建仙家洞天了。

    风水局也有“真局”与“假局”的区别,佛像落座还需要开光呢。梅振衣既然是行家,看出了这是“八方不动江山永固局”。当然不想使它成为真局。

    想成为真局。首先这两座塔尤其是镇塔的琉璃宝顶一定要建成,其次对于这么特殊地风水局而言。一定要用神通大法力在建塔的过程中定住地气。梅振衣没有这么做,他就是建塔未定地气,其次他根本没有打算建琉璃宝顶,不论何时鸡鸣。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剑啸灵霄 飞剑问道 仙逆 大夏文圣 谋局 玄鉴仙族 不朽凡人 志怪书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中州录 仙父 诸天长生从笑傲开始 冰河洗剑录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星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