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50回、影壁留名皆触目,云板三声再惊心(第 1/3 页)

    350回、影壁留名皆触目,云板三声再惊心

    大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夏天,青漪湖又迎来了六十年一度的涨潮,数百年前芜州太守谢远扬曾有古训,青漪江沿岸滩涂不可筑圩屯田建造庄园,否则将遭其祸。江南多水患,也不仅仅是六十年一度,数百年来芜州百姓一直遵守古训,这一番涨潮大水倒也没什么大碍。

    青漪江平添浩汤,对岸不见牛马,蜿蜒奔流北入长江。形形色色的江湖客、出家人齐聚芜州,皆逆流而上往青漪湖而去。这些人在江边遇见,或拱手作揖结伴而行,或怒目而视一言不发,或冷眼相对就当互相没看见。

    有人坐船,江潮涌动时当地船家不敢逆流而行,于是买下船撑长槁稳稳的逆流而上。还有人沿江步行,涨潮时江畔无路,他们却穿行山野如履平地。更有人凌波微步、脚踏波涛飘然而去,隐去身形不为普通人察觉。至于云端上飞天而来者,就更不为凡人所知了。

    无论是何方高人,都在青漪湖中某处汇聚,身形就似消失在湖光迷雾之中。

    正一三山洞天门户大开,正一门掌门大弟子蓝采和身着盛装,门下近百位小道士在两旁排开以礼相迎,于五湖山庄门前待客。在山庄正厅中,龙腾与秋水这两位前辈护法率领弟子接待往来不断的客宾,指引安置到法柱峰中听松居等处暂且歇息。

    梅振衣早年所留请帖,邀请的人非常多,一律有大成真人以上修为。世间修行各派接到请帖的都来了,有人还携门下弟子来开眼界。至于昆仑仙境各派,因为有瑶池结界的阻隔,不可能携太多弟子,人数远不如世间修行各派,但到场的全是修为高超的前辈高人。

    众高人以及门下弟子到达正一三山者,总计近五千人之众,也就是这么大一片洞天福地才能安排的下,好在全是修行人,不必刻意招呼。

    正一门总共发了八百请帖,来了五千人,还有无法再来的。五湖山庄的格局与世间的道观差不多,进门迎面有一道一丈高、数丈长的影壁,影壁上本有字迹:“三山五湖,天上人间。”

    现在这字迹却被挡住了,影壁上拉着一排排的细绳,挂着一张张打开的请帖。红底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本显得庄重而喜庆,但此刻看上去却触目惊心!

    现代的婚礼,一进喜堂往往都要在红色的喜帖上留名,类似的一幕在古代也不陌生。但此刻的五湖山庄,一进门看见的不是自己的签名,而是他人留在帖上的名号。这些人于修行界都曾留下响亮的名号,但如今都已经不在了,连门派传承也无。

    这分明就是个灵堂。

    有人在影壁前扼腕叹息,有人含泪施礼,大多数人见此情景原先的戾气都淡了不少,有望壁止息、罢去纷争之念。也有人见到故交好友的名字,咬牙切齿眼中怨恨之色更盛,却又不便在这种场合公然发作找谁寻仇。

    众修士种种反应不一而足,因个人的心性机缘以及际遇而异,这一幕,是正一门当代掌门应愿按师命特意安排的。

    当龙腾与秋水在五湖山庄迎接各方宾客时,应愿掌门在齐云观迎来了两位贵客,都已是九旬之人,龙虎山第二十代掌门张湛、九华高僧金乔觉,恭送于结缘草庐中休息。

    听松居等待客之所尽管不小,但也容纳不了近五千人,好在这里是洞天福地,来的也都是修行高人,正一三山怀抱的幽谷中时临时加盖了大片的竹棚,还设了斋膳堂,供各位修士驻足与用餐。有不少人就在谷中三三两两相聚,幕天席地盘膝而坐,气氛看似清闲,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形容不出的凝重。

    闲话少述,第二天是夏至日,一年中阳极而阴生之时,正午时分,各派修士都在方正峰上大平台周围聚集。

    有名望的高人前辈以及各派掌门在两侧回廊下有座位,身后有弟子侍立,更多的人都站到了回廊高台之下。而正中祖师殿前的汉白玉高台就似会场的主席台,上面放着两排座位,前排有三张椅子。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剑啸灵霄 仙逆 谋局 玄鉴仙族 不朽凡人 志怪书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中州录 武圣!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仙父 大夏文圣 彼岸之主 诸天长生从笑傲开始 冰河洗剑录 星戒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洪荒:截教副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