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76回、当年秋风未解缘,今生何似初相见(第 1/4 页)

    276回、当年秋风未解缘,今生何似初相见

    水无痕脚踏长江碧波飘然而来,劲装下裙裾飘飞,江面上没有留下一丝多余涟漪。渡江来到来到凤仪山下,抬头看好一片秀丽山峦,几处松篁斗翠,两崖花木争奇,如江边一道屏障,不远处的主峰轮廓如一只凤凰栖息。

    远道神行千里而来,水无痕稍有倦态,此处已离芜州不远,她想稍事调息整理容光,明天再入青漪三山拜见仙家前辈。她本在孤云川潜心练剑极少外出,明年将是师门与青城剑派的斗剑之期,她要代表孤云川出场。

    来之前恩师屡归尘曾告诉她,此番斗剑若胜,就将历代掌门绝技“护身仙霞术”传给她,其中的殷殷期待之意不言自明。

    三十六年来的斗剑孤云川已经练输三阵,这一次掌门师父屡归尘对她的期望很大,对这场斗剑也格外的重视,据说双方还请来了不少修行前到场观摩仲裁,青漪三山的梅振衣与丹霞派的宝锋真人这两位仙人都答应前来,可谓前所未有的盛况。

    宝锋真人已成仙,还会下界前来,是因为当年将洗剑池的争夺定为十二年斗剑之约,就是出于宝锋的劝说,在他未飞升之前已经答应此次仍会出席。无独有偶,正一真人梅振衣,也是在未成仙之前就接受了两派的邀请,若不是青漪三山弟子胡秋水来访,孤云川还不知道梅真人已飞升的消息。

    这是难得机缘,换一种情况,已超脱轮回的仙家谁会关心她这样的人间小小修士之间的斗剑?自古仙踪飘渺,飞升之后大多一去不回,就算在人间结缘行事,其行踪与玄机也非凡人所能知,完完全全是另一种难以理解与琢磨的存在。

    青漪三山掌门大弟子刘海派使者秋水飞仙来访。说是梅真人为答谢孤云川相邀盛情,请她去青漪三山做客,并有灵丹相赠辅助修行。如果是别人还罢了,如今世间修行界谁不知道三山梅真人是天下外丹饵药第一,连丹霞派几位长老都自愧不如。

    然而梅真人如今在世间修行界的声名鼎盛,却不是因为他的外丹饵药之道,也不是因为他修为精进自古罕见,而是因为他立下了众修士人人耳熟能详地“散行戒”。

    三十六年前。青城、孤云两派在洗剑池斗剑时,梅真人在彭泽发榜约战群邪,传说中的那一战是天地动鬼神惊,其后散行戒流传天下——

    “其一,不得矫众显灵自称圣,惑乱乡里;其二,切勿得神通而忘法本,残害众生;其三。禁止仗道术以图淫邪,勒索黎民。此三则,贫道及门下弟子,受之为戒一律护持之。”

    当时只是一纸榜文与一场大战,挺身而出的人叫吕纯阳。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位纯阳道长就少年时在丹霞峰上劝立“无伤戒”的梅振衣。

    与“无伤戒”是三派共立传书天下不同,“散行戒”是自然流传开的,受到世间修行各派的一致赞同。人间有完整道统传承的大小各派,大多有类似的师门戒律。实为利己修行之举,但是以前没有人明晰地将它推及到行走人间的散修与精怪中。

    修行高人常说降妖除魔,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邪魔?妖精鬼怪就是邪魔吗,当然不能这么说。散行戒的核心说穿了就是明确一句话——“不以出身定邪魔,只以行止定邪魔”。

    对大道精微体会不深的晚辈弟子,降什么妖、除什么魔、护什么法?从此都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与界线,不独独依一派之门规,因此散行戒会流传人世间。如今它被称为“人世间红尘内外三大戒”。别说各派修士,连混迹红尘的妖精鬼怪都拥护,因为它们也不想行藏被识破后,无端招来人间修士“降妖除魔”。

    甚至还有一种夸张的传说——神仙在仙界守天条,行走红尘也守这三大戒。至于天条是什么水无痕并不清楚,她只知道散行戒,传说只是传说罢。

    青漪三山邀请,水无痕当然要来。不论在山中能否见梅振衣本人。她都很恭谨,见凤仪山灵秀正合静坐调息。打算在山中驻足。修士行路途中定坐调息,当然不是随便找个地方,一般都在避人耳目且沿途地气最佳处,凤仪山中最适合入坐地地点在接近主峰的“凤翅”之处。

    水无痕穿过山林,身形不时飘飞而起,越过荆棘与密布的藤萝,来到主峰的那处缓坡上,从这里可以远望长江东去,对岸尽风光收眼底。风景虽好,地气也佳,水无痕只是驻足远眺片刻并未在此定坐,因为这里的视野太开阔了,几乎一览无余。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剑啸灵霄 仙逆 谋局 玄鉴仙族 不朽凡人 志怪书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中州录 武圣!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仙父 大夏文圣 彼岸之主 诸天长生从笑傲开始 冰河洗剑录 星戒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洪荒:截教副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