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九章 寻找军资(第 1/4 页)

    觉在五原郡郡衙前,高接受了宣旨官当众宣读旨意,杨广封他为内史令兼司隶台大夫,命他立刻入京赴职,对高而言,这道旨意他不得不接受,除非他不承认自己的隋臣。

    高和众人依依惜别,跟着宣旨官踏上了南归的道路

    房间里,杨元庆负手凝视着窗外,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沮丧,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失策了,他过早地把高拿出来,以高的盛名,焉能不招杨广的嫉恨?

    虽然高做主考能吸引天下士子眼球,但这却是要以他后期失去高的代价,一得一失,明显是失大于得,如果是在后期争霸时期再拿出高,那他获得政治上的优势是任何一方都难以比拟,但现在杨元庆低低叹了口气。

    一旁杜如晦小心翼翼劝他,“总管,虽然高阁老被召回朝廷,但毕竟天下都已经知道,高阁老是支持总管,也会让很多人追随高阁老,将来高阁老的影响力还会显现,再说,以高阁老现在的年纪,他未必能支持到那时,现在让他做主考,也未必是失策。”

    杨元庆摇摇头,“失策就是失策,长史不用再安慰我,关键是要吸取这一次失策的教训。”

    说到这,杨元庆又问他道:“长史认为我该吸取什么教训?”

    杜如晦低头沉思半响,缓缓道:“我认为是总管这段时间太顺了。”

    杨元庆点点头,“你说得一点不错,这几个月我确实是太顺了,顺利夺取军权,顺利巩固军权,顺利获得大家的支持,势力顺利南扩,一路顺风,就让我有些忘乎所以·昏了头,竟把高推出来做主考官,却忘了高的命运不是掌握在我杨元庆手中,也不是掌握在他自己手中·而是在杨广手中,一纸圣旨便把他召回去了,轻敌者必败,我的这个教训惨痛啊!”

    杜如晦微微笑道:“其实我觉得高离开是一件好事。”

    杨元庆回头看了一眼杜如晦,不解地问道:“长史此话怎讲?”

    “总管不能总是靠别人,没有了高,难道总管在政治上就会输吗?没有了高·总管便只能靠自己,踏踏实实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礼贤下士,善待民众,厚积薄发,这样积累的名声不是高的名声,而是总管自己名声,大家不再是因为高而来投靠·而是因为总管的名望而来投靠,高的离去,其实是搬去了总管依赖的大石·百利无一害。”

    这些话在杜如晦心中压抑了很久,不吐不快,杜如晦的话使杨元庆的心也慢慢亮堂起来,他默默点头,他觉得自己的心变得沉静了,高离去所产生的沮丧和压力,也在这一刻消失了。

    杨元庆笑道:“不管怎么说,这件事还是给了我教训,不能因顺利而忘乎所以,我们还是要低调行事·只要朝廷不触犯到我们的利益,我们也不要再做刺ji他的事,埋头积粮存钱才是王道。”

    时间渐渐进入十二月,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整个关陇地区都被大雪覆盖,原野空旷·人迹难寻,到处是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

    在弘化郡合水县北约四十里,又有一座小县城,这座小县城就叫弘化县,县城很小,城池周长只有八里,人口五百余户,若不是有城墙包围,这就是一座镇子。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江湖三女侠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仙帝重生混都市 明末:帝国崛起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 妖尾的文字魔法 北齐怪谈 秦草 晋末长剑 骗了康熙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这个海贼背靠正义 我爷爷是神罗皇帝 苟出一个盛唐 抗日之幽灵 我在木叶练吐纳 食戟之玉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