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文学交流会(第 3/4 页)
那老者刚坐在椅子上面,便听到后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道:“志远兄,许久不见了!”
众人望见那说话之人,正是城南私塾的陈长学,也就是肖成的老师,陈夫子!
肖长安望见陈夫子到来,也是一脸崇敬之色,见到陈夫子受人尊敬的样子,不由漏出的一脸羡慕之色。自己以后要是考上了秀才,便也可以自己在县里面开设私塾,教授学生。
想到此处,肖长安脸上不由的充满希冀之色,更加坚定了自己以后用功读书的信心。
“长学兄,快来坐!”李志远望见陈长学的到来,站起身来,两人互施一礼,随后陈长学便坐到李志远一旁。
此时肖长安朝着自己身后的肖成道,“成儿,看到陈夫子受人尊敬的样子了吗?你以后读书读好了,考上了秀才便也可以向陈夫子一样开设私塾,受到更多人的尊敬。”
后面的肖成似懂非懂,木讷的点点头,望了望坐在主位上面聊天的李夫子和陈夫子,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考完了童生就可以考秀才了吗?”肖初朝着肖长安的问道,他对于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一些了解,不过不太全面,想要听肖长安详细说一说。
肖长安也不知道肖初小小年纪怎么会想到问这些问题,见到他一脸渴求的样子,随后便开口说道,“在我们大夏国,科举考试的等级被分为四等,分别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只有中了举人和进士才有资格做官,而中了秀才的人可以选择继续攻读诗书,考取举人,也可以会家乡开设学堂,教授学生。”
肖初轻轻一点头,这里的科举制度与自己的认知相差不多,也算是很好理解,看来眼前这两位老先生便是选择回乡开设学堂的秀才了呀!
正在两位先生聊天间,楼下再次走上来以为中年男子,此人正是城北私塾的顾长卿,身着一身淡紫色长袍,朝着二楼众人望了望,直接走到李志远与陈长学一旁,朝两人道,“陈兄,李兄,久违了,没想到两位兄台来的如此之早。”
“我们也是刚到,长卿兄请坐。”
顾长卿坐在两人的一旁,很是自然的便坐了下来。
见此情景,肖初一叹,读书就是好啊,看来在古代的规则还真是学而优则仕。
现在的肖初正在盘算着自己要不要去考一个秀才什么的,要不然好像在这个时代混不开,不过片刻之后,肖初便打消了自己的想法,想让自己去读那些枯燥的四书五经,还真是有点难度呀。
“陈大人到!”
听到小厮的一声吆喝,二楼之中众人尽皆站起身来恭迎楼下那人,就算是坐在主位上面的三位夫子也跟着站了起来。
陈大人走上来,巡视了一眼众人,一笑道,“诸位不必拘谨,我今天就是来凑个热闹,快坐下吧。”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