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 2/4 页)
“顾先生,这奖学金制度嘛,算是在你那个免费读书的想法上面加了一层的保险,有利于激发私塾中学子们读书的积极性,这样一来,读书成效自然便可以提升,学子们自然也就会更早的考上童生、秀才,甚至是举人了。”肖初侃侃而谈,却没注意到众人的面色一变再变,望向肖初的眼神也开始莫名的奇怪。
“小家伙,你所说的‘保险’又是何物?”顾长卿作为夫子,虽然说见多识广,但是与肖初谈起话来似乎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额”
肖初一阵无语,感情自己说的口若悬河,他们竟然连一个基础性的词语还没有掌握。好吧,还是慢慢给你们普及吧。
“这个‘保险’嘛,他的意思就是担保和保障的意思,反正就是有了这个奖学金制度,先生私塾中的学子在学习的时候会更加努力,到时候考童生、中秀才、中举人什么的都不在话下!”肖初没有想到“保险”一词在这里还没有普及,索性便胡乱解释了一番,其实若是想要他深入解释一下,自己还真说不明白。
顾长卿若有所思,随即点点头,然后道,“小家伙,也就是说,要是有了这个奖学金制度,私塾中的学子在读书时候会更加刻苦?”
肖初淡定的点点头,“在一般情况下来说,是的。”
随即肖初又忍不住在心中嘀咕了几句,有钱不赚,傻子才会不乐意呢!不过随即肖初由想了一想,在古代很多的有钱人都是将先生直接请到家里面去教书的,上私塾的学子一般情况下都是寒门学子,其中家庭条件最好的估计也就堪堪持平中等家庭,所以说这奖学金制度相对来说定然会有效激励寒门学子更加努力读书。
顾长卿懵懂的点点头,虽然说肖初的话语似乎有点太惊骇,但是见多识广的他在思索片刻后似乎有些明白了肖初话中的意思。
“小家伙,这奖学金制度虽好,可是奖学金中的银两从哪里来?”顾长卿一阵疑惑,随后便开口问道。
听得此话,肖初直接被刚入口的水呛到,不由的剧烈咳嗽了几声!感情这顾先生是不想掏这份钱?
肖初擦了擦嘴角以及衣服上面的水渍,在心里不由的向顾长卿投去无数个白眼,这种问题你也好意思问出口?
不过肖初却也没有急躁,这奖学金制度确实太过超前了一些,想让古代人在一时之间明白与接受,好像的确有点难度,“顾先生,这奖学金中的银两嘛,自然是要由私塾出的!”
顾长卿面色一变,这小子还将注意打到自己身上了?不过他也并未着急,而是一脸渴求的望着肖初,这小家伙能够提出奖学金制度,自然会有下文。
“顾先生,这奖学金嘛,自然也不用你多出,每年只需要拿出所有学费收入的一成出来作为奖学金也就够了!”
顾长卿面色微变,一成收入,好歹也要有几十两,虽然说并不算多,但是却也并不少了!
“当然了,这件事情可还是要顾先生自己斟酌,毕竟是需要那银子出来的,不过有了这奖学金制度,相信可以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学子读书,这样一来会有更多人感激你的,相信顾先生之名也可以传遍大夏国了!”肖初循循诱导,将这奖学金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点出来,相信以顾长卿的眼光自然也可以想明白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