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可敢试对?(第 2/4 页)
语罢,顾长卿便朝着一旁小厮挥挥手。接过卷轴,顾长卿很是随性的将其打开,只见上面以一段正楷大书道,“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众人饶有兴致的望着两副对联,有的人望向这副上联也表现出不懂之意,那是没有出门游历过的学子,随后便有一些见识丰富的才子为他们解释。
“这南通州所所指的便是江苏通州,北通州所指的便是京城附近一个地方,也叫做通州,这两个地方一南一北,所以便有了下面的‘南北通州通南北’。”
在现场早已经有见识广博的人为身边不懂的人解释起来,一时之间,众人皆是明了其中含义。
这个对联还是比较有趣的,在上联中所提到的“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巧妙的将南北之间的方位词相互联系起来,可以将其视作为地理名词的结合,而其精妙之处,在与后面的一句,“南北通州通南北”,前前文的南通州、北通州合称为南北通州,同时又把通州的作用解释了一下:“通南北”。如此一来,前后相呼应,又符合逻辑。算得上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上联。
场中众人兴致盎然,这上联的重点便是在于他的逻辑性比较强,同时又兼顾了前面两项事物的作用,所以在对下联的时候同样需要注意多加思考,兼顾到对仗的工整性。
虽然是说整体对联算不上太难,不过想要对出下联也不算是容易。但是正因为这样才勾起了现场才子的兴致。
顾长卿望着场中才子,见到众人兴趣盎然的样子,淡然一笑。
片刻过后便有人直接站起身来,众人向着那人望过去,原来是李老先生的得意门生,许子游,只见他朝着顾长卿以及另外三人施了一礼,随后道,“学生不才,有请诸位先生及才子指教。”
顾长卿点点头,示意许子游继续。
而场中众人也是紧紧盯着许子游,想要听那李老先生高徒的妙对。
只见许子游向前跨出两步,随后面向场中众位学子,手中纸扇轻摇,轻吟道:“东流水,西流水,东西流水流东西!”
众人听得许子游此对,略微一想,随即点点头,赞叹道,好对,好对啊!
定远县四周,河流密闭,不过从主干道来分,可以被分为东河、西河、南河等,东西二合在汇合之后直接汇入到主干道中。许子游的这一对,也算是贴切,同时也在后面一句中点出了东西流水的作用,将地理与方位词汇之间相互结合,也不失为一副好对。
主位上面的李志远一捋胡须,点点头,眼中充斥着满意之色。
“对仗工整,不错不错!”陈长学一点头,给予许子游肯定的评价,同时也面露赞赏之色,这许子游不愧是李志远的得意门生。
随后许子游再次恭敬的一拘礼,回到座位上面,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志得意满之色,这一点也让李志远很是满意,赞赏的点点头。
许子游刚刚落座,再次走出一人,那人赫然便是张景年,没想到这个家伙脑子如此灵活,竟然也可以这么快的想出下联。
“东学堂,西学堂,东西学堂学东西”
话音落下,又扫视了一眼众人,随后淡淡一笑,眼神之间显然是对众人投过来的目光很是满意。
顾长卿淡淡一笑,道,“不错,对仗工整,别具风格。”
张景年坐下身来,好歹也算是在文学会上面小小的出了一点风头,在心中一阵得意。不过张景年的还是要将目光时不时的往肖长安的方向瞥几眼。见到肖长安抓耳挠腮,似乎是没有思绪的样子,心中得意之色更甚,他巴不得看肖长安出一次丑呢!也好让这泥腿子多丢点脸。
而此时的肖长安正如张景年所看到的那样,抓耳挠腮,如坐针毡,想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好的下联,总不能将“前死人,后死人,前后死人死前后”这等庸俗之联说出去吧,那岂不是叫人贻笑大方?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