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章 春去秋来寒暑过往(第 4/4 页)

    收卷完毕,夫子带上试卷急急匆匆离开了考场。

    第二日,放榜。

    韩青为本次头甲,入读天字号学屋。

    韩家祠学堂分:“天”“地”“玄”“黄”四字号学屋。天字号院主亲自授课,地字号副院主授课,玄字号由夫子大儒亲自授课,黄字号由夫子普通教职授课。

    不是没人对此提出质疑,说是文圣应验之人,有文圣显圣在先,倒也勉强可以接受。可你也不能一成为应验之人,立刻入读天字号学堂啊。部分村民学子怀疑特意照顾,要知道天字号学堂只有寥寥五人可以入内就读,莫不是大家公认的文学奇才,幼时便显示出不凡造诣。

    你一个入村几天的少年,并没显示出不凡之处。一来就要入读曾经文圣执教过的学堂,怪不得大家心有不服。

    最后是院主出来力挽狂澜,一句你们谁能把《论语》一字不差默写出来也可入读天字号学堂。

    众人这才偃旗息鼓。

    实在是大部分人至今连通篇熟读都做不到。

    韩青初露狰狞,暂时堵住了悠悠之口。

    接下来的日子,平淡重复。韩青的学堂生活步入了正轨,每天准时步入学堂,准时走出学堂。

    天字号学堂得以独享一间屋子用以教学学习。在四合院后院的最后一间屋子,装饰通透明亮,屋内陈设简单,五张学子桌椅,一张讲堂,屋后一排书架,藏书丰富,小到地方志,大到圣贤文章,道德经书。

    院主不授课时,韩青喜欢一人踱步到书架,一人翻看各种藏书。如痴如醉,沉浸其中,翻至会心处,眯眼而笑。

    每当少年眯眼而笑,有一道目光全然放在少年身上,移不开眼睛。

    少年并无注意。依旧我行我素,看书,听课,默写。写写画画,反反复复,日复一日。

    又一年春暖花开,九洲儒门举行学识评比,韩青一举成名天下知,以一遍策论获儒门头筹,得进士第:大儒名号不胫而走。

    这一年韩青十一岁,实至名归。

    当初的质疑已经全部变为交口称赞。

    这一年冬季先是当朝户部尚书:靳文虎,不辞辛劳,以三百岁高龄,不远万里从九洲神都城来到洛阳城。

    出行之处地方郡守扫榻相迎,常伴左右,鞍前马后。明眼人皆知尚书大人为何事而来,既不是年末地方考评,也无地方动荡饥荒需要尚书老爷劳心劳力。

    果然不久,舟车劳顿万里的尚书老爷,回到了阔别一百五年之久的家乡:韩家祠。

    尚书老爷马不停蹄接见了如今满城皆知的风云人物——韩青。交谈内容外人不得而知,想来不过是一些承诺加勉励。

    事后尚书大人祭拜了文庙以后,又马不停蹄赶回了神都城。

    如今的韩青,可谓九洲皆知。毕竟少年的成就过于惊世骇俗,九洲大地已经千年光阴未出现十一岁的大儒。现在只要少年愿意可以停下读书,随时走入朝堂为官为将。这个从人皇旨意可以窥见一斑:朕心甚隆,愿麒麟儿早日学成归来为君分忧,赐少年纸贵,一马平川。

    韩青并不为这些虚名所扰,依旧我行我素。只不过通过自己盛名之下,大肆搜罗各种各样藏书,以满足自己的通过大量的阅读,少年的见识,知识储备异常惊人,称得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以前院主有事处理,不能赶来授课,通常会来一位副院主代课。现在院主有事,直接明言由韩青代为授课。少年用自己的勤奋和实力回复了所有人对其的质疑。少年现在在学堂和村子的名望仅次于当朝户部大人,谁都知道韩青的未来已经势不可挡。

    春去秋来,这一年人皇历一万零十四年。

    寒暑过往,这一年韩青十四岁。

    ps:求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武圣!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神话之后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过河卒 剑啸灵霄 修仙琐录 阵问长生 玄鉴仙族 志怪书 盖世双谐 山河志异 魔门败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仙逆 明夷于飞 武道天途 剑来 我是仙 乡野超级仙农 九阴九阳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山河志异 冰河洗剑录 我有一卷黄庭经 内部游戏 灵显真君 诡道修仙:我能豁免代价 太监能有什么坏心思 唯我正邪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