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八十四章 文坛的另类(第 1/2 页)

    到了黄昏时候,天气的燥热感才渐渐散去,有了一丝微风吹进院内,枝叶轻轻摇曳。

    夕阳斜下,余晖似雾,放眼望去一片烟红,异常绚丽。

    苏宸在房间写了一个时辰的稿子,已经把《西厢记》戏剧话本最后两折写完了,剧终曲散,算是真正的完成品了。

    徐清婉安静坐在旁边,大才女难得保持沉默不发声地待了一个时辰,眸光不断在苏宸脸颊表情和纸张上写的剧情文字上来回转移,既被戏剧的冲突和解决感动,也被苏宸这样专注认真的创作精神所打动。

    有句俗话说的好:男人只有在认真的时候才是最有魅力的。苏宸因为学医专业,导致他形成的习惯是,做任何事,一旦投入,都格外专注。哪怕身边坐着一位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大美人,红袖添香,温软如玉,在身侧近距离靠近他、注视他,苏宸竟然还能保持一颗定力心,不受‘美色’干扰地完成手里工作。

    这既证明了苏宸做事专注的定力,同时嘛,也间接说明了,为何苏宸前世一直是单身狗了,跟女人相处的感情反射弧有点长。

    “太感人了,这个结局相信被柳花旦演绎出来后,肯定引发一阵轰动和热议的,西厢记能一炮而红,苏公子的话本居功至伟!”

    “兴趣所在,随手而为。”苏宸淡淡笑道。

    徐清婉感慨道:“苏公子或许只是随手而为,但是这个传奇故事的戏曲话本,却开创了文学新的表现形式。由以前的文字解读,读书人观赏,向大众百姓过度,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观看戏剧,把他们吸纳到文学作品的演绎中来,这是一种开创新的做法,对文学形式亦是一种改进。苏公子,知道吗,你对当世文坛,会有巨大的改变!”

    “当不起如此称赞,可能在当世许多大儒和贡生眼中,我写这些,都是不务正业,会被鄙视的!”苏宸轻苦一笑,他考研前大复习,可是熟读古代文学史,关于俗文学与雅文学上千年争斗,他还是很清楚。

    在我国,诗、词、文、赋这是中国的雅文学,长久以来,“语”和“文”是分离的。文就是文章,古文,诗文词赋之类的。语是指语录,评话,戏文。

    雅文学观念排斥以口语为文,语录不被视为文,直到清代的桐城派古文家,还提出了不可以语录入古文。

    至于俗文学,诸如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长短篇小说,以及说唱文学等。一直在市民社会中发展,是接近民众的通俗语言。但这些作者和作品,是不被文坛正统接纳,什么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蒲松龄,也不被当时大儒和士子们,视为真正文人。

    直到二十世纪初,清末近代社会大变革,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者需要向广泛的民众进行思想文化启蒙,必然要打破封建时代士农工商四民的格局,冲破士阶层垄断。

    因此,在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的时候,梁启超先生在《新小说》的创刊号上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章疾呼“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的言论,不但将传奇小说纳入文坛正统地位,而且放在最高的位置,力压了散文、诗词歌赋等文体,小说作家被吸纳了。

    此后,《红楼》《西游》《水浒》《三国》等文学作品才一点点被抬高文学地位,最后成为了华夏四大名著。

    所以,苏宸的头脑是很清醒的,即便这次《西厢记》很成功,日后印刷出去能够名利双收,但是在当世文坛大儒和科举贡生眼中,他就是个不务正业的生徒而已,充满铜臭的另类读书人,依旧会被正统文士所鄙视,被大儒所痛心疾首,哀其误入歧途。

    他尚未辩解,就听到院子内隐约传来对话声,柳墨浓今日没有演出,趁排练空闲之余,又偷偷跑到苏府来访了。

    “灵儿,你兄长呢?”

    “在书房中,正写话本呢!”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沉溺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1717新美洲帝国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不是吧君子也防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世子妃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