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辉煌计划(三)(第 4/4 页)
李孟羲疑惑为何。
匠人则说,按官坊做法,生铁化熟铁之术,便是将生铁流入池中多加搅拌,搅着搅着,炭气烧走,生铁便就成了熟铁。
幸好是李孟羲把锻钢知识没有私藏全盘告知了铁匠们,铁匠们熟知了钢性与炭,与气的关系之后,冶铁原理弄的很是清楚,若不然,匠人们就不能依据经验发现李孟羲的差错之处。
让李孟羲极惊讶的是,他本以为,高炉中流出来的铁,因为和炭火接触的关系,必定是生铁,他以为,生铁化熟铁之术,只能是百锻除炭。
因而李孟羲以为,生产熟铁的成本极其高昂。
然而,真实情况是,大汉有大规模制造熟铁片技术,只需把生铁流入浅的铁池里,使生铁尽可能的和空气接触,然后多加搅拌,搅着搅着,铁里的炭就大量燃烧排掉了。
这反应在实践中便是,往往,生铁汁搅着搅着以极快的速度就变稠了,搅不动了。这不是降温的缘故,一池铁水,大半天温度才能降到凝固状态,这是因为,随着生铁里炭的燃烧排除,很快就变成熟铁,熟铁融掉又高的多,于是,铁水就快速变得粘稠。
灌钢法不能搅铁,那,李孟羲担忧,他不知生铁和熟铁煮了一宿之后,炭掺杂的均匀与否。
问了铁匠,铁匠不能给出什么建议。
到这一步,李孟羲没办法了,他只能就这样了。
下次看来得做一个标准的正方形铁池,然后将熟铁片均匀的插进去,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使炭分散的足够均匀。
灌钢已成,检查铁质时,令人捞起一勺铁汁随便打造下试试,待打造完成,铁冷了下来,打造完成的铁片敲起来铿锵作响,匠人依次判断,一池子都是好钢水。
钢水没问题,铸造便立时开始。
铁匠们把铁汁灌进早已打磨好的精工模具中,两勺铁水下去,模具满了。
待半个时辰后,开启模具,取出里边还发烫的钢条,钢条铸造的厚薄均匀,形制极好。
之后,匠人们便以铸出的钢条立刻开始造新的模具。
一千根之多的钢条,要铸完势必耗时漫长。
这日傍晚,一窑的炭烧成了,开窑之后,取炭上称称量,满窑的炭足有一万一千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