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七十二章 擂石克梯械(第 4/4 页)

    这是于破门之第二种情况,锥头和钝头的区别。

    但于第一种情况,城门后插门栓,此时,到底往两门缝中间砸效率高,还是往一边砸效率高。

    于此时,破坏对象,是门轴。

    左右门门后,门轴和门相连的地方,是插门轴的门鼻儿,门鼻儿,大概就是支点。

    要破坏门轴,自然还是砸门边沿。

    问题就在于,往门缝中间砸的好,还是往边上一个门,砸一个门的好。

    以李孟羲的分析能力,他此时,弄不十分明白了。

    分析不出究竟了。

    撞一边城门,力量可能集中,大概等于是,快子固定着,集中力量从一头折。

    撞城门之间,则大概等于,快子固定着,力量分成两部分,从两头折。

    李孟羲猜测,撞一边,城门轴更容易断,但,这毕竟是猜测,分析对不对,李孟羲也不知道。

    索性,直接推来攻城椎一试究竟算了,直接实物实验。

    昨日攻城,攻城椎有四架,坏了一架,尚有三架完好。

    于是令士卒把攻城椎推过来。

    一段时间之后,士卒们把沉重的攻城椎慢腾腾的推来。

    而后,令人在后关上城门,插上门轴。

    又令士卒,轻晃攻城椎撞门,先撞城门正中。

    冬。

    冬。

    攻城椎一下一下的往城门正中撞,可以看到,攻城椎同时撞了两扇城门,两扇城门都微微向里形变。城门向里形变,就别着门轴,门轴若断,就是被别断的。

    李孟羲还发现,因为城门不是完全水平的,有一边门外边凸一点,一边门里边凹一点,于是,撞的时候,总有个先后,攻城椎先撞到一门,又撞到后边一门,力道层减,门前后晃荡,跟个弹黄一样。

    李孟羲觉得,这可能,就浪费了一些动能。

    一扇门,弹性单算,两扇门,弹性相加,浪费的动能,则就更多。

    撞了一会儿,李孟羲令停下。

    稍把攻城椎转一下头,把攻城椎对准左边城门沿儿撞。

    冬。

    冬。

    再次一撞,明显看到,单撞左城门边沿,形变大的多。

    门轴断若是被城门往里别给别断的,那么毫无疑问,单撞一边城门时,城门往里别的更深,对门轴的伤害更大,更容易把门轴损坏。

    到这里,李孟羲认为,单撞一侧城门,效率更高一点。

    这其中,涉及到动能浪费,涉及到城门形变。

    拿不定主意,李孟羲问刘关张三人,问,“三位觉得,撞门中,还是撞一侧,破门更快?”

    刘关张三人入神的看着冬冬被撞的城门,看着一侧城门不停的往里别。

    “某觉着……”刘备手摸下巴,眉头微皱,思索模样,他迟疑了一下,“是撞一侧更好。”

    “某也觉着如此。”关羽凭感觉,也给出了答桉。

    “俺也一样!”张飞是同样的回答。

    四比零,所有人都认为,撞一侧破门更快。

    “那就说定了,日后再撞门,对着一侧门撞!”李孟羲下了论断。

    刘备点头,关羽则是稍有迟疑,关羽手拂长须,仰头上看,盯着高大的城门中端看了好一会儿。

    “若说破门最快,攻城椎越高,或可破门最快。”关羽说完,不去看刘备,不去看张飞,却低头看了李孟羲一眼。

    彷佛就是,关羽觉得,李孟羲肯定懂为何如此,刘备张飞,算了,不是顶尖聪明。

    李孟羲倒是疑惑了,破门快慢,跟攻城椎高低……有关系?

    他想了好一会儿,明白了,还真的有关系。

    按极限假设来推断,如果攻城椎极限的矮,那么,撞门时,只能撞到城门角,这样费力撞了半天,城门的木头撞的变形了,甚至城门角破了,但是,门轴没断。

    城门本身,也是杠杆。

    往城门角撞,阻力乃是城门之弹性形变。

    城门角此处,弹性形变力臂长。

    也就是,城门弹性形变,就抵消了很多攻城椎的动能,剩下的,对门轴的动能,就少了许多,因此,就难以破坏门轴了。

    所以,要想撞断门轴,最好是攻城椎的撞锤和门轴齐平,这样,力直接施加于门轴上,更容易断轴破门。

    而放在实际中,一般而言,城墙极高,城门也是非常高大,城门的高度,远比攻城椎高,要想攻城椎锤头和城门轴一个高度,不太可能。

    但纵是如此,攻城椎越高,离门轴越近,对门轴施加的力也就越大,断轴破门的效率,也就越高。

    所以,攻城椎要想破门高效,不仅攻城椎要大,锤头要重,且高度也要高一些才行。

    攻城椎的高度,竟然也影响破门效率。

    李孟羲很意外的,又弄清楚了一点。

    李孟羲觉得自己这片刻时间,弄清楚的东西可太多了。

    更让李孟羲感慨的是,好多问题,竟是刘关张三人发现并指出的。

    刘备拿快子和断掉的攻城梯梯阶作比。

    刘备说攻城梯最好爬单人,双排人容易相互影响。

    关羽说,窄梯轻便,抬扶便利,且城上之敌推梯,敌借力之处少。

    张飞则因为昨日攻城,亲自带领攻城椎破门,由杠杆想到了撞门到底哪点破门最快。

    关羽最后,则又提到了,攻城椎高度问题。

    这三人,贡献了多少问题和思路。

    这让李孟羲明悟,虽然说,已知道集众人之智,从刘关张,从普通士卒,从军医,从木匠们,从任何人那里收集众人的点子与方法,远比自己一个人单想高效的多,但这是不够的。

    思考问题,众人思路碰撞,也是集众人之智,能提高思考效率。

    看来,以后不能自己一个人闷头想问题了,得找人一起讨论才是。

    就如今日,若无有刘关张三人一起讨论,哪能知道这么多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折尽春风 红楼琏二爷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谍影:命令与征服 沉香雪 小老板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我家娘子,不对劲 北齐怪谈 扼元 骗了康熙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的亮剑生涯 明末:帝国崛起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回到明朝当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