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赤羽箭(第 4/4 页)
用望山测距是一种测距方法,以赤羽箭吊射出明晰射界,则就像用脚测鞋一样,是比望山精准的测距方法。
鞋合不合脚,脚知道。
箭能射多远,直接把箭射出去,就能知道杀伤射程是多远。
没有高级观测工具单凭目测,难以精确估量最佳杀伤距离是在哪,临阵之时,前排弓弩仅有攻击三轮的时间,在杀伤距离之外就放箭,则距离过远,箭支动能衰减严重,杀伤力了了,等于浪费了宝贵的攻击机会。
距离如果过近,放两轮箭矢,来不及放第三轮箭敌军就冲近了,就不得不撤后。
弓弩队只有三轮射击机会,任何一轮失误都是极大的浪费。
所以,在敌军离的还远的时候,发赤羽箭标注射界,这个战术能让弓弩部队极好的把控射击时机,从而使弓弩的输出效率最大化。
赤羽箭标注射界法,不用再亲自试射,关羽和李孟羲两人讨论一番,便都认为此法可用。
把羽箭涂成红色,用什么涂,涉及技术,又是李孟羲擅长的了。
还有,既然羽箭涂成红色是为了让标识明显,那何不把箭杆也涂成红色,标识不就更明显了。
夜幕降临之前短暂时间之内,李孟羲意外的得到了新的战术。
“鸣镝之改进之法。
鸣镝以赤色涂羽,以增强标识。
实战之时,若有时鸣镝失声,则士卒寻见赤箭,亦能知令至;鸣镝非赤,则混杂乱箭之中,不可察。
既箭羽涂赤,箭杆亦涂以亮赤醒目之色。”
“弩观距用望山,此一法。
可以赤羽箭远吊射于阵前,箭落于地,赤红一线,可为射界。
赤羽箭标识射界之法,可使临敌射矢恰合杀伤之距。”
李孟羲想起的赤羽箭标注射界的这个用法,灵感其实来源于古装电影《花木兰》,电影中就有弓手发赤羽箭标识射界的做法,因而李孟羲会由赤羽联想到这一点。
此为【赤羽射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