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科考试中(一)(第 3/4 页)
——
漫长的时间之后,是两刻或是三刻,可能更久,关羽终于把听写词组念完了。
这一顿的扯着嗓子的喊,念完关羽就直感口渴。
这时,边上递来了一个水袋,关羽朝李孟羲一笑,接过水袋狠灌了几口。
考场当中,考试开始下一个阶段了。
在经学一卷中,内容三部分,第一部分一些论语散句,第二部分,大量实用词组,第三部分,则考常用的公文告示,书信,祭文等书文格式。
这一题,算是半开放题。
李孟羲之所以严格未规定有多少种书文格式,这其中有一方面的原因是,他不清楚到底古时,到底汉时,总共会有多少种书文形式。
考生们埋头写着,李孟羲走到场下去看,左看看,右看看,到处乱转,一会儿,他回到前边了,关羽小声提醒,让莫乱转了,扰乱别个写字。
李孟羲一想,确实也是,便忍耐住好奇心不下去转悠了。
方才下场观察了一圈,李孟羲发现了之前未曾注意到的事——书法。
方才所见,考场中的众多参试之人,有的人写字比较好看,而有的人那字写的,棍戳一样难看。
拉了拉关羽袖子,把关羽拉到考场旁边离考生们较远的地方,李孟羲看着关羽,说道,“关将军,你觉,这书法,当不当考?就是,若是有人字迹俊秀漂亮,该不该加分?”
关羽想都不想“自然!”关羽点头,“字写的好,也是本领。”
“可……”李孟羲眉头皱起,“若是有人家境贫寒,其人虽有学问,却无钱买笔墨练字,字自然极丑。
那若是以字取人,岂不对寒微之士,大为不公?”
关羽被问住了,关羽略迟疑,他道,“字若不好,诸如公文告示之类,岂能胜任?若不能胜任,又怎可为官?”
李孟羲觉得关羽说的有理,可再一想,他觉得不对,“不是如此。公文告示,字能写清楚便是,不必字迹漂亮。”
关羽想了想,说道,“可,若使书法俊美者与字迹潦草者同视看之,这岂不,对笔墨俊美者,也是不公?”
听关羽高论,李孟羲一时间都以为关羽在诡辩。
什么鬼逻辑,让长的帅气的人跟长的一般的人同时考试竞争一个岗位,结果,有人说,让长的帅的跟长的一般的人一样看待,这对帅的人不公。岂有这样道理?
关羽的高论没道理。但,李孟羲想到,中华璀璨的书法艺术啊,书法艺术毫无疑问是开始于造纸术兴盛之后,并和科举考试一起,书法被从上而下的被追捧。
科举考试若重书法,那毫无疑问,是对书法艺术的极大推进。
但同时,正如之前所讲,字写的好的,有几个贫寒士子,贫寒士子连笔都买不起,有几人能练的一手好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