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回马枪,拖刀斩(一)(第 3/4 页)
而张飞的横矛待势,也是省了许多动作。
听了张飞讲解,李孟羲以为,自己已懂了回马枪的三分精义。
然而,张飞之后的讲解,让李孟羲意识到,回马枪内容远不止于此。
张飞讲解着。
“羲儿,回矛刺时,你觉,该刺何处?刺左是刺右,上是下?刺马还是刺人?
回马刺枪之时,因鞍轻敌之姿,身形低矮,出手必低,故,矛也必低,故,刺马比刺人易。
然,马受创,或止,或人立而起,霎时不倒,敌霎时仍有回击之可能。
故,刺人胜于刺马。”
“刺人又刺何处?刺他力所不及、兵刃缓至、格挡别扭之处,如腰腹,如大腿,而当胸直刺,正对上他当中枪锋,虽能逼他要害,可他挡之也易。此中取舍,自衡量。”
“再者,羲儿,你说回马刺敌之时,是力为要,是速为要?”
力就是力气,速就是速度,也就是说,回马枪是要蓄力攻击力量越大越好,还是追求速度,枪随便一抬就往后刺,力量大小无所谓越快越好。
李孟羲想了想,“是速为要。”他答到。
张飞摇头,“是长为要。”
“额?”李孟羲愕然。长是啥?
张飞解释,“追逃之时,非是两马对冲可兵刃短接之时,一追一逃,中相隔远;再看战马,马身前甚短后甚长;回身刺时,身形又低,必是斜刺,非是直身直刺,种种相累,回枪之时,枪多难够其长。”
“故,某曰,回马枪,力不为要,速不为要,长为要。”
听到这里,李孟羲点了点头,有些了然,“那岂不就是,枪越长,回马枪得成可能越高?”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