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六十五章 起试灌钢术(第 3/4 页)

    李孟羲恍然,他猜测,铁块相互敲击时溅起的火星子,其实就是燃烧的炭。

    所以,炭含量越多的铁,敲的时候,火星子越多,这跟老铁匠说的不谋而合。

    辨别铁器的方法还有,有铁匠说,可尝一尝,便能尝出来。

    据那个匠人说,熟铁是甜的,而生铁略微发涩。

    李孟羲将信将疑的拿着刀添了一下,他只尝到了满口铁锈味,狠狠地吐掉了吐沫,李孟羲想还是算了,这个方法学不来,太牛逼了。

    李孟羲突然意识到一件事,似乎这一圈转下来,但凡刀具,好多被匠人们挑选之后丢到了熟铁一堆儿,而枪戈之类,多丢到生铁一堆,这个发现让李孟羲略感好奇,他找来匠人首领仔细问了。

    匠人首领的回答打消了李孟羲的好奇。

    拒匠人首领所说,环首刀好大一部分是熟铁打的,也有些是十炼刀五十炼的钢刀,而像是短小的枪头之类,好多都是铸铁。

    原来兵器不同,生产工艺也有差别。

    李孟羲大致能明白为何熟铁多用于刀具而生铁多用于枪戈,这似乎和生铁熟铁本身的性质有关。

    生铁和熟铁的区别,在含碳量,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但同时越脆。

    环首刀普遍很长,要是用生铁做刀,太脆了,很容易折断,而要是百炼成钢的话,成本就高了,所以性价比最好的选择,用熟铁做刀,熟铁虽说软,虽说容易砍豁口,但不容易折断,比生铁实用太多。

    而枪头的话,枪头很短,枪头的攻击方式多是戳刺,此时,枪头要是软了,容易变形变钝,要有硬度要求,而且还因为枪头本来就短,因为短,用生铁也不会容易折断。

    所以,大量生产的最廉价的兵器,刀用熟铁,矛用铸铁矛头,这是最廉价的。

    之后李孟羲特意去查看了枪矛之类的兵器,他这一细看,果然发现,好多枪头都带有明显的铸造特征,铸造脱模的线多数还在。

    学到了一点,不同铁料可生产不同军备,此是降低成本与统筹资源之法,追求的就是足够高的性价比。

    再之后,关于生铁和熟铁的区分方法,李孟羲又学到了敲击判断法,乃是,匠人说熟铁敲起来清亮,声音小,而生铁敲起来,铛铛响,但是声音沉默。

    这是肯定的,熟铁也就是白铁皮,软的不行,用力一敲都变形了,力量大量削减,自然声音小,而生铁硬邦邦的,自然敲的哐哐响。

    对经验丰富的匠人们来说,粗略分拣生铁器与熟铁器难度不大。

    几十个匠人忙碌一番,不久,就把一千多件兵器分拣完了。

    左一堆生铁,右一堆熟铁,生铁堆长兵器多,熟铁堆刀多,而中间半大不小的一堆,依然是刀具多。

    军中随意抽调的这千五百件兵刃,足以代表义军整体的军备状况,而义军军备来源,来源于黄巾,而黄巾军备来源,又是大汉官军。

    可以说,从一千五百件兵器足以看出大汉军备生产的一些概况。

    大汉有成熟的百炼钢技术,但百炼钢毕竟成本略高了点,生铁和熟铁兵刃仍然占据着一部分兵备体系。

    再有,精工制作的兵器中,精工刀比精工枪矛多,也就是,十件百炼兵器中,有六七件都是刀,剩下的才是枪矛。

    从中可以看出,环首刀真乃当之无愧的大汉主战兵器。

    李孟羲走到中间的那一堆,既,不是生铁也不是熟铁中间的一部分。

    铁就生铁熟铁与钢的区别,既不是生铁又不是熟铁,那就只可能是钢了。

    李孟羲不太懂得区分兵器好坏,可他一眼看的出来,中间剩下的这一堆兵刃,明显比旁两堆精致太多。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北齐怪谈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小老板 沉溺 万历明君 折尽春风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世子妃 风声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谍影:命令与征服 秘密部队之龙焱 红楼琏二爷 重生之民国元帅 沉香雪 大清要完 斗罗之墨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