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树梢捕鸟,冰下捕鱼(第 3/4 页)
然而知道技术归知道,就如关羽,关羽不也一时没想起来此节?同理,不群策群力的话,无法将生产效率发挥到极限。
大雪连下了十几天,河面的冰早冻的硬实了,李孟羲迫不及待想试试看,到底凿冰捕鱼效率能有多高。
李孟羲就要下河,关羽拦住了他。
关羽一是怕李孟羲一脚踩空掉冰窟窿里捞都没法捞,二是,凿冰捕鱼不同寻常撒网,需要特殊的捕捞方法。
关羽去找木匠们准备去了。
李孟羲对技术相关好奇的很,他追着关羽一路问,照关羽所说,要凿冰撒捕鱼的话,因凿出的冰洞不大,所以撒网不好撒,网只能团成一团顺着冰洞丢到冰洞里,可如此以来,网就不舒展了,网不到鱼了。
“羲儿,你觉此时,该当如何?”关羽笑着考教李孟羲。
李孟羲皱起眉头思索着,鱼网不展,那肯定就得让鱼网扩散开来,可网在水下,该如何让网散开?
李孟羲想到,拿棍戳一戳,不成,又笨拙,效果又不好。
他又想到,是网的原因,可以造一种特殊的网,网下到水里就可以自动舒展。
然而以李孟羲现在对技术的理解,还不成,这种自动舒展的网,哪怕到了后世,也不多见啊,技术不发达的汉末,网就更不可能这么复杂了。
想来想去,李孟羲想的都焦灼了。
看李孟羲一副想不明白的样子,关羽抚须笑笑,就要说出答桉。
“我明白了!”就在这时,李孟羲突然喜笑颜开,“找个人,抓着网绳,跑起来,转圈一甩,不就把网甩开了?这不跟在水上撒网一样,水上撒网,也得甩开。”
是一种叫做离心力的玩意儿,李孟羲想明白了。
关羽乐呵呵的笑了,点了点头,“嗯,你这说法,对也不对。”
自以为已经解决了难题的李孟羲顿时愣了,“额,何为对也不对?”李孟羲不解的抬头看着关羽。
关羽解释道,“这其一,水下甩网,可不同舟上撒网,照你所说,找一人拽着网绳绕圈跑。这不成,网在水下又沉又重,一人决计拽不动。
故,某言,对也不对。
水下散网,确是要将鱼网甩荡开来,可徒单人劳作,不能成事。”
原来是这样,李孟羲恍然大悟。
李孟羲紧接着又道,“那,一个人拽不动,多找几人便不就妥了?”
然而关羽还是笑着,道,“此法,对也不对。”
李孟羲又懵了,为何又对也不对了?
不待李孟羲问,关羽便解释道,“着数人同拉一网,可冰面能有多结实?人跑来转去,不一会儿就把冰面踩碎。
且,冰面光滑,人转着跑着,跑慢了,网荡不起来,跑快了,易滑倒。
再有,数人拉网,数人难以合力。”
“故,不必数人,可设一木轴,轴有数臂,数人围轴转之,静站不动,只手动,便可转轴如飞。”
李孟羲脑海中想了一下关羽说的这个木轴,他想明白关羽说的什么了。
——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