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聚冰为城(二)(第 3/4 页)
一人高的一堵墙,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人站到地上,伸高手一点一点添土,直接就能垒一个高的土墙。
可要是垒两人高的一个墙,得用梯子,还得加一个送料的人,负责把装泥的桶给梯子上的人。
当高到五个人高的时候,送料靠人已经不行了,人举不了那么高,此时得用滑落和吊杆了。
当高到十个人的时候,连梯子都不够长了,得搭脚手架,得有整套的工具。
修冻土墙同样如此。
虽说冻土墙简单的很,一天时间就能起一堵一人多高的城墙,但是想把一人高的墙加高到两人高的高度,就不是一天的工时了,也不是两天的工时了,四天也不行,八天或许也勉强。
高度朝过了一人高之后,模具得继续往上边挪,可军中现在哪有轻便的模具,模具只是板车而已,把笨重的板车挪到一人高的地方固定住,这个难度一想就不小。
城高一丈,工增十倍。
回去路上,众人意见不同,各陈己见。
刘备还是想把墙再垒高一点,刘备的理由是,墙虽然起来了,但墙还没帐篷顶高,虽说能挡风,但挡不好。
不用再加高多少,只再加三尺,挡风效果就好的多。
至于李孟羲所说的工时问题,刘备则说,反正冬日无事,闲着也是闲着,忙活起来暖和一点不也好。
李孟羲一想,也是。
墙高三尺,挡风效果就能高一倍,是这样?
墙的高度跟挡风效果,不是均匀变化的?
挡风这个名词,何为挡风?
为目标物遮挡住风而已。
因而,关键自产量,应该是目标物。
为鸡鸭挡风,墙高一砖之长,足以完全遮掩住鸡鸭,再高一尺,挡风效果提高一倍,高上三尺,风吹过墙头的湍流也扫不到鸡鸭了。
一砖再高一尺的高度就足够了,再高用处不大了。
李孟羲又弄发现了一点知识,既,【墙挡风效果跟墙高的关系】,这一点或可用于建城之时。
若有朝一日新建一城,若能算好城池面积跟城墙高度跟城中风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则纵是寒风呼啸时节,城中风力锐减,比别人的城宜居太多。
转眼天黑了。
众人回到城主府时,有士卒来报,说渔队把鱼送回来了。
李孟羲这时恍然想起,渔队调出去两三天了吧,终于有鱼送回来了。
李孟羲立刻去查看鱼获,他倒不是想去吃鱼,而是想看看鱼捕获的量有多大,捕鱼效率如何。
在淄重队,不用找人问,李孟羲立刻看见了几辆上边插着鱼旗的车辆,一看就是渔队的车。
过去数了数,几乎五车鱼,四车满的,第五车多半满。
车上放着许多很大很高的篓子,篓子里边杀好的鱼和鱼杂分开单装着,一眼分明。
五车鱼,李孟估计,得有一千多斤鱼。
渔队三四百人,出去捕鱼捕了两三天了,送回来一千多斤鱼,人均一天一人竟然才网到一条斤鱼而已。
一千多斤鱼看起来很多了,可跟渔队的规模比起来,效率实在可怜,李孟羲不由皱起眉头。
从捕获量来看,三百人的一支渔队,最多只能再养起六百人。
一万个渔夫,能养三万人。
巨鹿一地,所有水域都撒上渔船的话,能否盛的下一万只渔船呢?李孟羲思考起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