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愿我等,各成所愿(第 3/4 页)
涿州军的动荡,和天下局势的最大变故,差点就发生了。
可刘玄德总归是心软,当刘备看着面前瘦瘦小小的少年,当脑海中一时又回想起当时初见,回想起李孟羲他哥俩衣衫褴褛来投的可怜模样。
再一想到,李孟羲他哥俩年纪尚幼,称霸一方之事又岂是易为,若无人撑腰,谁人肯服他哥俩,当再一想到,李孟羲被手下离心之人乱刀砍死,头颅被人拿去跟朝廷请功。
想到这里,刘备就不忍了。
刘备眼神软了下来,吃吃的笑了看着李孟羲,“兵法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兵法又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上策也】。
前番皇甫嵩杀来,其气势汹汹又如何?其大军三万又如何?他皇甫嵩善用兵又如何?
不还是,羲儿你戏耍他皇甫嵩如若三岁孩童!
当日军情险急,屡屡将至战起,可终这数日,终未起战事。”
刘备笑着,连连摇头,“有咱家军师在,有军师赫赫之谋,便不至朝廷大军来讨,便不致与朝廷不死不休。”
李孟羲都愣了,李孟羲皱眉看着刘备,不由挠头。
确实,能不直接跟大汉朝廷撕破脸皮,就不撕破脸皮,能不跟官军大战,就不跟官军大战,能安心发展是最好的。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意为,最高明的战略乃是,不发生战争。
不战而屈人之兵,正如前番跟皇甫嵩对垒之时一样,车阵,壕沟土垒,十面埋伏,攻心计相累,种种屈兵计策,迫使官军颓战力,无战心,从而避战。
李孟羲也知晓,纵是日后皇甫嵩真领兵再来,依然能有方法不战而驱之。
但,不管如何,和官军爆发大战,和朝廷直接为敌的可能依然会有。
思索片刻,李孟羲皱眉看向刘备,认真问,“虽说如此,能避战便当避战。但凡事就怕万一,万一与朝廷为敌避无可避,又待如何?”
刘备摇头,不为所动,手一摆,“有羲儿在,绝不致避无可避。”
李孟羲眉头皱的更紧,他非要问明白,问万一跟大汉朝廷的矛盾不可调和之时,刘备到底该怎么选。现在不问明白,万一大事临头,刘备当断不断岂不不妙。
“可,若是万一?”
“绝无万一!”刘备语气笃定,对李孟羲智谋的极度信任的样子。
李孟羲眉头一挑,“总有个万一。”
“绝无万一。”刘备神色不变,笃定依旧。
李孟羲,“……”
刘备抱定着根本就不会走到绝无退路,绝不会走到不得不攻破洛阳的那一天的想法。
李孟羲心知肚明,心知刘备在故意回避问题。
暗暗的叹了一口气,李孟羲复看向刘备,郑重道,“当与玄德公知晓,以我军如今之力,匡扶大汉或力有未殆,然,若要覆亡汉室,某敢夸口,某足有十成成算!
他张角不能成事,乃他张角无能,他张角不能亡了大汉,某能!”
一番话,李孟羲说的斩钉截铁。
若是旁人夸此海口,徒惹人笑。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