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士气如宏对不动如山(第 3/4 页)
再看壕沟底部,李孟羲发现,壕沟挖的是斜坡状的,而不是直上直下的,虽说,斜坡状的壕沟方便民夫上下,工程量也小一些,但,有斜坡在,敌军容易从沟里冲上来。
应该是直上直下的直角深坑,不能给敌军攀爬机会。
李孟羲意识到此处为疏忽,明日应该再严谨一下挖沟规范。
算了算工程进度,一日能挖一人宽的深壕,三日,就能挖宽一丈半有余的沟,这还是只白日的成果,未加上夜里的劳作。
若日夜相继通宵达旦的挖沟,则三日,能挖深壕三丈之宽。
三丈宽的巨壕,骑兵也难越。
且,壕沟成,不止有壕沟,还能起一道少说一人高的土坡,又是一道地利。
看完了壕沟,李孟羲拉起非要跳下沟玩的弟弟,两人一起去找刘备。
篝火旁,刘备关张皆在。
李孟羲到,先是说了壕沟之事。
“壕沟必得直壕。
还有,今日,壕只人宽,民夫挖掘泥土,随锹可撂。到到明日,后日,壕沟加宽,又不能泥土两岸都撂,壕沟两沿相隔巨远,必得有人运土。
装土所需篓子筐子之类,需早备下。”
李孟羲提到篓子筐子,刘备点头,说此事简单,明日一早筹集。
刘备俨然,一副土豪做派了,数万人的工程,需要筐子篓子,不知得多少,少说得几千,刘备根本就不担心篓子不够,直接毫不犹豫就说明日可筹集。
这便是义军后勤能力强大的又一处显露。
涿州军中,很早便开始着人编筐编篓了,一开始,筐子篓子是作为随草鞋之后的补充品,想更多的调动民夫众人的积极性,在随后,关羽部需携行具,就更需要篓子了。
于是,生产篓子筐子等,便成了重要一项随军生产工作。
再后来,便是渔队建立,渔队捕鱼装鱼盛鱼杂等,全都需要篓子筐子之类的容器。
这便又促成了游骑商队刻意的去采买篓筐,或者采买用于编篓的藤蔓和竹子的行为。
为提高民夫积极性,为做携行具,为方便渔队盛鱼,为这些事所大肆制作和购买的篓子筐子,没料到,现在需要大干工程的时候,发挥了重大作用。
壕沟的事谈完,李孟羲又问道,白日一天,官军可有越界,可有冲突。
“无有。”刘备道,“官军未越旗一步。”
李孟羲紧接着问,“那夜里如何?这会儿天黑了,看不见旗在哪,官军可还能克制?”
说到这里,李孟羲和刘备,关张二人,皆是转头越远看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