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鬼谋】(第 3/4 页)
见走着走着,曹操就突然看到,涿州军调动人马,走到车阵正中就停了。
然后曹操就看到,涿州军步骑少说几百人,在车阵正中,正对官军营寨南门,摆下了阵势。
曹操一下瞪大了眼睛,心中微惊。
上一刻,曹操还觉得,涿州军阵势薄弱,可杀出南门突围。
不料,转瞬之间,涿州军便调来强兵,加强了南门围堵之兵力。
就彷佛,他曹孟德被人看穿了一样。
脑海中,曹操忽然就想到了涿州军那个意气风发的小军师了。
南门突围难了,曹操叹气,涿州军,非是易与,涿州军中,有知兵之人。
眼见涿州军加强了南向防御,若突南而走,艰难倍增,曹操眉头紧皱,思索,若强突不成,可还能有其他补救之法。
目光循着远处车阵,来回的打量,曹操仍觉,涿州军车阵单薄,大队人马若不能突出……或可遣一二骁勇之士突阵杀出,四方求援。
那涿州军小军师说的好啊,他涿州军与官军战,胜负皆不利他涿州军,唯有尽灭官军,使一人不能幸存,涿州军方无不利。但有一骑能突阵而出,他涿州军如何还能神不知鬼不觉。
想到此处,曹操暗自点头,此策可行。一骑不能,则遣骁骑数十,四散奔突,总能有一辆骑得逃生天。
曹操方得良策,义军之中,李孟羲与刘备已商议好了该如何划分各骑兵小队驻守的区域。
划分区域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用旗帜。
可麻烦的就在旗帜,军中旗帜够多了,可是所有旗帜,都是编制旗,也就是标识各队的旗帜,没有多余的【定界旗】,定界旗,是李孟羲自己命名的,不同于一般的指挥和标识编制旗,定界旗是,顾名思义,是用来标明界限的。
诸如,步兵向前,到哪为止,参照物为何?战场上没有参照物,于是,不妨使传令骑兵两人,持两杆旗帜,快速奔走到预备到达的目的地,先把旗帜插下。
然后,有了醒目标识,步阵就有了左右参照物,就能准确知道到哪里停止。
此定界旗,没有号召作用,士卒也不用聚集定界旗下,定界旗只用来标定界限。
就如现在,要划分骑队驻守区域,需知,划分一长段区域,需要旗帜两根,此时再用编制旗作为区分之物,不太合适了。
所以,军中必须配备一些用于标明界限的特殊用旗,此类旗帜,不绣任何编号,且样式和颜色也应该和普通编制旗大有不同,以用于有需之时。
李孟羲草草写下【定界旗】三个字,卷起麻匹,麻匹放在车上。
因为军中没有定界旗,所以只能用其他方法。
李孟羲想到的是长的木杆之类,然后木杆上,也不用挂旗,随便挂个树枝,挂两个鞋子,就足以醒目,且完美的和普通旗帜做出了区分。
定界旗只是小事,关键问题是骑兵分配,每骑队看守多长一块区域,才恰好把有限的骑兵恰好分完。
统计得车阵纵长共计多少,又统计了骑兵十人一队共分多少队,然后一除,就得到了结果。
续了几段长绳,又将每段长绳剪成一样长,令士卒带着长绳,拉着长杆,去埋长杆去了。
然后,箭塔上苦思破敌之策的曹操,曹操刚想出可令骁骑四散杀出四方求援之法,这个计策想出没多久,曹操忽然便又看见,涿州军车阵之后,一杆杆长的木杆竖起,每隔一段,便竖起了长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