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练兵之难,难在后勤(第 3/4 页)
“木动?你抓头干啥?”
“痒。”
“痒?他娘的!”新兵教官气骂。
“我说下!不让动,不是说你站着不动摊儿就是没动,得站的跟石头一样!连一根手指头都不准动!”
听这教官训话的内容,跟李孟羲曾经解释何为立正何为军姿之时,说的话一模一样。
义军营寨沿路排了几里地,从尾巴看到头,画了就有快半个时辰。
再拐回来,又是半个时辰。
巡查一个来回,练兵就该结束了。
传令骑兵奔走出去,呼喊各队停止练兵,各自休息。
李孟羲和刘备站在路边,两人看着练兵从热闹到寂静。
刘备笑道,“羲儿,再有几晚这样,咱可就没柴了。”
柴还真是麻烦。
此一番练兵,就练了一个多时辰,给一千多个新兵队,每队就发了两根木头,这一下,就用去了两千多根硬木头。
练兵规模大了,木头消耗不起了。
木头要是用完了,做饭都没柴做饭了。
李孟羲意识到,要想趁夜练兵,得解决光源问题。
不仅是现在,就算以后物资充足的时候,用木头做照亮工具,也用不起。
至于好用的照明工具,有个探照灯就好了,探照灯往高处那么一架,一盏灯,足以把整个操场照亮,一盏灯可供三两千人照明不在话下。
光源的问题,李孟羲认真记下了。
还有今晚练兵倒是弄明白了一件事,如果照明问题不好解决的话,以最低消耗,一队两根木头,凭借这两根木头带来的光亮,正好是够立正与军姿训练。
于新兵来说,站军姿,站半个时辰一动不动,恰好是最锻炼纪律性的训练。
虽然现在条件有限,但将练兵持续下去,勉强足够。
夜里就只练军姿,只练纪律。
早晨的半个时辰,则就可以练集合解散,半数,对正,立正踏步等夜里不好练的东西。为提高时间利用率,早晨则就不必去练立正站立了。
如此,晨晚的时间都被高效的利用起来,这第三批数万人的练兵,竟不比前两批进度慢上多少。
这大概就是统筹。
前两批练兵,训练场开阔,一圈都是火把,火光通明。于是,于夜里练兵的时候,能练立正军姿,还能练走动跑动。
统筹之后,把所有立正训练,全压到晚上。晨间,则全力练动作。
如此,这第三批练兵日均训练时长,并不比前两批少。
军营陷入安静之时,李孟羲狠狠地打了个哈欠,和刘备告辞,他要回去睡觉了。
于睡觉之前,忍着困意,李孟羲凑着火把的光亮,提笔疾书。
他要写的,是从昨夜,到现在,所有未来得及写的东西。
“【于十一月,十七日,夜。
新兵四十营查验。
于途中,见新兵教官缺疏如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